众力资讯网

当初乌克兰将我们收购的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我们没有采取过分有力的反制,这也间接

当初乌克兰将我们收购的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我们没有采取过分有力的反制,这也间接鼓励了一些西方列强对中资虎视眈眈,存觊觎之心,荷兰只是第二个尝试抢劫者,如果这次再不将他打痛冶服,杀鸡儆猴,那么中国在海外几万亿的资产都会被盯上。 2014 年,马达西奇因失去俄罗斯订单陷入绝境,中国投资者通过合法途径花了近 10 亿美元收购多数股权,还计划在重庆投 200 亿建生产基地,这笔投资不仅救了这家公司,更让其 2020 年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超过 50%,当年还签下 8 亿美元的发动机大单,中方不仅拿到了 56%的核心股权,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 2019 年也公示确认了这一合法权益,一切都按商业规则稳步推进。 可转折点出现在 2021 年,泽连斯基在美国副国务卿施压后,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由签署法令将马达西奇国有化,法院迅速扣押了全部股份和厂房,移交所谓的犯罪资产管理局。 更讽刺的是,乌政府嘴上说“给予合理赔偿”,实则在 2021 年 1 月先对中资企业和负责人实施三年制裁,冻结资产、限制贸易,中方虽启动国际仲裁索赔 45 亿美元,但直至 2025 年,马达西奇工厂被俄军炸成废墟,仲裁仍无实质结果,这根本是“为美国利益服务”,而中方的克制没能换来尊重,反倒成了好拿捏的信号。 所以,荷兰很快接了棒,2025 年 10 月,这个欧洲半导体重镇援引冷战时期的《商品流通法》,对中资全资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实施临时管制,要求所有重大决策需政府审核,要知道安世自 2019 年被中企收购后,在荷兰保留运营主体,苏州工厂占全球三成产能,2024 年还给荷兰带来不少对华出口收益,荷兰拿“技术外流”当借口,实则是跟在美国后面堵供应链漏洞,可他们忘了安世七成原材料来自中国,30%的营收依赖中国市场。 这次中方总算没再“温和”,商务部三天内就禁止安世出口特定部件,直接戳中要害,欧洲车企先慌了神,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因缺安世的功率芯片面临减产,宝马的备用方案要等三个月才能部署,荷兰经济部很快服软,大臣卡雷曼斯公开喊话求谈判,这反差比戏剧还真实。 要知道,中国海外资产规模庞大,仅中资在海外的实业投资就不是小数目,西方列强心里跟明镜似的,马达西奇事件中,乌矿业、农业本就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中方若早动真格,其经济早受重创,可当初的犹豫让他们摸清了底线。 现在荷兰的试探只是开始,若这次再松口,接下来恐怕会有更多国家效仿,今天是航空企业,明天是半导体公司,后天说不定就轮到能源、基建资产。 只能说,国际商场从来不是讲人情的地方,马达西奇的 45 亿美元索赔还悬着,工厂已成废墟,这教训够深刻了,荷兰事件也证明了,只要反制精准有力,对方立刻就会权衡利弊。 中资不能成为待宰的羔羊,海外几万亿资产更不能成别人的“提款机”,咱们该强硬时就得强硬,打痛一个才能吓退一群,这不是霸道,是保护合法权益的基本逻辑。 毕竟,没有谁会尊重一个只会“讲道理”的受害者,只有让对方知道疼,才能真正守住我们的海外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