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伊朗接入北斗系统好像还挺委屈,伊朗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说北斗系统只是

伊朗接入北斗系统好像还挺委屈,伊朗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说北斗系统只是临时性接入,发誓要自研导航系统,甚至给出了时间表——3到5年。 其实伊朗也是被逼得没法子才暂时靠北斗接济。这些年 GPS 在伊朗就没靠谱过,尤其是和以色列的冲突结束后,导航系统被干扰得一塌糊涂,德黑兰的网约车司机都快没法干活了,定位动不动就偏出去几百公里,只能拉些认识路的客人,收入掉了一大截。 更早的时候还有过教训,2019 年英国在霍尔木兹海峡关了会儿区域 GPS 服务,直接导致伊朗好几架巡逻机失联,这种被人掐住脖子的滋味可不好受。 他们自己确实捣鼓过一个叫 “NIGAR” 的导航系统,波斯语里是 “指南针” 的意思,听着挺像样,可实际上还没完全成型,精度也跟不上,也就偶尔在 GPS 信号不好的山区、高楼区能顶一下。 平时老百姓出门还是得靠谷歌地图、苹果地图,哪怕受限制,也得找 VPN 绕着用,本土的 IranMap、Map.ir 之类的应用,也就加了点清真寺、餐馆推荐的本地化服务,核心定位还得看别人脸色。 真要彻底换成北斗,麻烦也不少。现在伊朗的防空系统、导弹指挥链路全是按 GPS 的坐标框架弄的,底层算法嵌得死死的,要换北斗就得重新调数以万计的作战参数,差一点打击就全白费,之前伊拉克弄这事儿花了三年,砸了 20 多亿美元。 本土就两座北斗兼容接收站,覆盖范围小得可怜,要想全境都有高精度信号,至少得再建 15 个基准站,还得配抗干扰天线,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搞定的。 更关键的是,北斗对外合作也就给点终端设备、让用用信号,核心的星历数据、加密算法还攥在中方手里,就算伊朗全换上北斗,也还是换汤不换药,关键地方照样受制于人。 可就算难,伊朗也不想认怂。导航这东西太关键了,不光军事上导弹、无人机得靠它,民生里的物流、电商也离不了,被别人攥着就等于主权少了块筹码。 北约以前就靠限制格洛纳斯设备,阻止希腊在爱琴海争端用俄制武器,这教训伊朗记在心里。西部边境常年被电磁压制,美军还老在波斯湾测试导航欺骗战术,没有自己的系统根本没法安心。 只是 3 到 5 年的时间表说出来,更像是给自己打气。一年航天预算才 1.8 亿美元,这点钱连 SpaceX 一次发射都不够花,可搞个完整的导航系统得 30 颗以上卫星,每颗造价就 5000 万,还不算发射成本,这笔账怎么算都透着难。 伊朗至今也就成功送上去 6 颗遥感和通信卫星,还老出轨道偏离的问题,运载能力和空间控制技术都跟不上。德黑兰大学以前的航天研究中心主任都直说,连基础芯片制造都没搞定,谈独立导航太早了。 他们电子工业集团仿北斗模块,良品率才 37%,根本没法大规模用,这些实际问题摆在这儿,可不是喊口号就能解决的。 说白了,伊朗这 “委屈” 劲儿,就是既想摆脱对别人的依赖,又暂时没那个实力,只能先抱着北斗过渡,可又拉不下脸说自己离不开,只好强调是 “临时” 的,还赶紧抛出自研时间表撑场面。 毕竟谁都想把关键技术攥在自己手里,可航天这活儿烧钱又烧技术,不是光有决心就行。之前俄罗斯搞格洛纳斯花了十几年,中间还因为没钱差点垮了,伊朗要走的路只会更难。 现在的局面也挺现实,一边是 GPS 动不动就掉链子、被人拿捏,一边是北斗能用上但得承认 “临时” 身份,一边是自研喊得响亮却处处受限。 短期里,伊朗恐怕还得继续和北斗 “搭伙”,那些说要 3 到 5 年搞出自研系统的话,更像是给自己立的军令状。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就得看这几年能不能突破技术封锁,凑够研发的钱,毕竟导航系统从来不是画个饼就能成的,得一颗卫星一颗卫星往天上送,一个设备一个设备往地里建,这些实打实的活儿,才是真考验。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 《GPS频繁中断,伊朗高官:希望接入中国北斗,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