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绕地球一圈”卡壳了!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宣布:以后不再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特别是钕和镨——这可是永磁体生产的核心材料,电动车、风电、军工统统离不开。美方这一刀砍下去,全球稀土产业链又添新变数。可细算下来,这事到底谁才是被“卡脖子”的那个? 先看 MP Materials 自己的底细,它手里的加州芒廷帕斯矿是美国唯一在运营的稀土矿,2024 年足足 2.04 亿美元的营收里,有八成都是靠把精矿卖给中国赚来的,说白了这家美国 “稀土独苗” 的日子,过去全靠中国订单喂着。 2025 年 4 月刚喊停出口,季度财报就露了怯,第一财季直接净亏损 2264.8 万美元,跟前一年同期 1648.9 万美元的净利润比,堪称断崖式下跌,这波操作简直是给自己断粮。 再说说美国吹的 “世界最大稀土出口国” 牛皮,水分大得能养鱼。所谓的出口,本质上就是把挖出来的粗矿运到中国加工,全球 90% 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都攥在中国手里,美国自己连重稀土分离的技术门都摸不着。 MP Materials 在加州的分离厂刚启动一半产能,只能处理点轻稀土,像镝、铽这类军工急需的重稀土,在美国连条完整的分离生产线都没有。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算中国境外最大的稀土分离商,在马来西亚的厂投产后,还得把氧化物运到中国二次精炼,预计 2026 年前都离不开中国技术。 美国喊了好几年的 “本土产业链”,至今还是纸上画饼。特朗普 2025 年刚重掌白宫就签行政令,调动国防生产法砸钱建厂,国防部从 2020 年起已经投了 4.39 亿美元,2022 年又给 35 亿美元贷款在得州建磁铁厂,目标 2025 年底年产 1000 吨钕铁硼磁铁。 可这数字放在中国面前不值一提,中国 2018 年的钕铁硼产量就达 13.8 万吨,美国这点产能连 1% 都不到。而且建厂哪有那么容易,环保法规卡得死死的,每吨稀土加工要产生 2000 吨废料,美国本土根本找不到能快速落地的绿色冶炼技术,建厂成本直接飙到中国的三倍。 技术工人更成问题,有经验的技工全跑去硅谷敲代码,剩下的连冷战时期的旧设备图纸都看不懂。MP Materials 自己也承认,就算全力推进,要建成 “矿到磁铁” 的完整链条,至少得等到 2027 年,而专家早就泼了冷水,说美国想追平中国的技术水平,没 15 年根本不可能。 这几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稀土原材料连续下降,2023 年降了 13.7%,2024 年又降 16.9%,显然早有准备。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的技术王牌,中科三环、金力永磁这些企业握有全球领先的晶界渗透技术,能把重稀土用量降 30%,磁体成本比同行低 20%,光中科三环就有 486 项专利,其中 82 项是美国专利,特斯拉、大众这些车企的订单占了新增产能的 70%。 美国想找替代供应商都没地方找,苹果虽然跟 MP 签了 5 亿美元的磁铁采购协议,但得州工厂连样品都没产出,最后大概率还是得回头找中国企业代工。 军工领域更惨,洛克希德・马丁的 F-35 战机、爱国者导弹、伯克级驱逐舰,每一样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永磁体,供应一卡壳,上千套武器系统直接停工。 特朗普急得跳脚,威胁要加 200% 关税,还拿飞机零件当筹码,结果根本没人当回事,因为中国的磁铁出口量在管制后反而涨了,7 月比 5 月激增 76%,摆明了不愁卖。 最后还是美国先服软,放开对中国学生的签证限制,才换得中国恢复部分出口,这 “卡脖子” 卡成自己求饶的操作,也是没谁了。 美国想拉盟友抱团也没用,澳洲的矿纯度低,提炼还得靠中国技术,阿拉富拉稀土公司的项目要到 2032 年才能供应全球 4% 的钕和镨,远水救不了近火。 格陵兰有全球 18% 的稀土储备,但常年冰封,矿层里全是厚硅石,特朗普派副总统带队去考察,最后也只能空手而归。 乌克兰的矿里压根没稀土,全是锂和钛,纯属凑数。剩下的路子更不靠谱,凤凰尾矿公司靠回收旧硬盘提炼稀土,现在年产才 40 吨,就算到 2027 年扩产到 4000 吨,连美国国防需求的零头都不够。实验室里的 3D 打印替代技术,样品强度连军工标准的一半都达不到,只能看看热闹。 说白了,美国这波操作就像攥着一堆小麦却没有磨面机,非要喊着不卖给面包房,结果自己饿肚子。中国手里握着全球最成熟的磨面技术和最大的面包生产线,就算不收美国的小麦,还有澳洲、缅甸的小麦可收,照样能做出面包卖给全世界。 而美国要么花十几年建磨面机,要么高价买别人的面包,怎么算都是赔本买卖。那些喊着 “自力更生” 的美国媒体,大概是没算明白,稀土产业链的核心从来不是挖矿,而是把矿石变成宝贝的技术,这技术壁垒,可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跨过去的。
中国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说白了,中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