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昨天(10月5日)报道:“中国据报提出在美国大手笔投资,以换取其撤销对中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06 22:45:47

联合早报昨天(10月5日)报道:“中国据报提出在美国大手笔投资,以换取其撤销对中企在美投资的国家安全限制,以及降低对在美中资工厂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 话说昨天联合早报上登了这么一则消息,说中国那边据传正推动在美国砸下大钱投资,规模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目的是换美国松口,取消对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那些国家安全审查限制,顺带再把对在美中资工厂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的关税降下来。这事儿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因为中美经贸这几年闹得鸡飞狗跳,现在突然来这么个交换提议,多少有点儿出人意料,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合情合理。毕竟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后,经济复苏压力山大,中国这边也想找条路子稳住供应链,大家都得吃饭不是。 先说说这提议的来龙去脉吧。彭博社是第一个爆出这消息的,据他们采访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贸易谈判代表上个月底在马德里跟美方碰头时,就把这个方案摊牌了。简单讲,就是中国承诺投巨资进美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比如建厂、修路啥的,但条件是美国得撤销那些泛化国家安全的投资审查。啥叫泛化?就是美国从特朗普第一任开始,通过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把审查范围拉得老宽,本来是防间谍啥的,现在连医疗设备、农业机械这些跟军工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都卡住了。结果呢,中企在美国投资直接腰斩,2025年上半年才21亿美元,搁2016年高峰期可是57亿的零头。这不光堵了中国企业的路,美国中西部那些农业州和港口也跟着遭殃,供应链一断,货运量掉队,农民卖大豆都费劲。 再加上关税这块儿,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加了高关税,那些在中西部建厂的中企,本想本地组装出口,结果进口件儿成本飙升,工厂开工率低,工人失业率隐隐上行。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关税战打到现在,平均税率还徘徊在19%左右,虽然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后有点儿喘息,但特朗普二度上台后,又扬言要加码到60%。中国这次提议,就是想把这些关税针对在美中资工厂的进口品降下来,起码让产业链连贯点儿。想想看,要是真落地了,美国能多出1万亿投资,拉动就业不说,还能分散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中国企业也能喘口气,全球贸易少点儿摩擦。 为啥中国现在抛这个橄榄枝?其实不难懂。特朗普上台两个月,就签了加强外国投资审查的行政令,办公室里报告堆成山,他那作风你知道的,直来直去,强调“美国优先”。但现实是,美国经济复苏慢,通胀还没完全压住,制造业回流喊了几年,实际效果一般。中国这边呢,出口导向型经济也得调整,外需不稳,投资美国能对冲风险,顺带帮企业绕开审查墙。彭博社提到,早几个月中国官员就暗示过这个数字,1万亿不是小数目,够买下好几个大项目。但关键是,美方会不会买账?美国政治圈对华投资的“安全恐惧”根深蒂固,国会那边州级法规还越收越紧,半导体、数据这些战略领域铁板一块,医疗农业虽非核心,但一松口就怕开闸放水。 学者们怎么看这事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罗明慧直言,这提议跟抖音国际版在美国运营的许可可能挂钩,北京得拿实质回报才能推进交易。李明江则分析,在高端制造这种非敏感领域,中国资金进来正中特朗普下怀,能缩小贸易逆差,还分散供应链风险。但他也提醒,美方“小院高墙”策略没变,之前否决中企收购案子一堆,不排除搞双重标准——投资欢迎,限制不松。华尔街日报的社论也点出,特朗普对华立场一贯强硬,这次要是只拿钱不放权,合作就悬了。中国美国商会今年4月的白皮书显示,五分之一在华美企已不把中国当优先投资地,中美互信低谷,任何提议落地都得一步步来。 回头看历史,这不是头一回了。2018年贸易战开打,特朗普加关税,中国反击,但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还是签了,关税从峰值145%降到10%,股市应声大涨,订单运费都跟着水涨船高。那时候中美都意识到,脱钩代价太大,全球供应链一扯就疼。眼下2025年,情况类似,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在中方看来就是保护主义,商务部四月份接连发五条回应,在世贸组织起诉美方,呼吁维护服务贸易秩序。特朗普政府虽低调豁免了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关税,但整体框架没变,中国这回用投资当筹码,就是想重启平等对话。

0 阅读:410

评论列表

KK

KK

2
2025-10-07 01:13

扯淡!

用户10xxx50

用户10xxx50

1
2025-10-07 00:04

想多了,美国不会答应的。

书法书包

书法书包

2025-10-07 06:25

这个是美国对欧洲、日韩用的政策,对中国不会。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