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日本制铁正式宣布,将向旗下的美国钢铁公司两家工厂投资3亿美元,这笔钱

天天纪闻 2025-09-26 20:47:02

9月25日,日本制铁正式宣布,将向旗下的美国钢铁公司两家工厂投资3亿美元,这笔钱是它之前承诺在2028年前完成的110亿美元大规模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9月25日日本制铁宣布向旗下美国钢铁公司两家工厂注资3亿美元,这笔钱看似只是其110亿美金在美投资计划的零头,实则是这盘“赴美扎根”大棋里落得极稳的一步“定心丸”。   说白了,日本制铁这波操作,本质上是全球钢铁巨头在本土市场饱和、美国贸易壁垒高筑下的必然选择,更是冲着北美市场那块被政策红利喂肥的蛋糕去的。   要搞懂这3亿美金的分量,得先看看日本制铁的家底和处境。作为全球钢铁行业的老玩家,日本制铁在国内早就没了增长空间,本土年钢铁消费量常年徘徊在1亿吨左右,市场竞争挤得头破血流。   而美国那边的情况截然相反,2024年钢铁消费量虽只有8900万吨,占全球5%,但架不住政策红利扎堆。   2021年《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砸下万亿美金搞基建,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又通过税收抵免吸引制造业回流,光非住宅建筑支出2024年就比2021年涨了45%,这背后都是嗷嗷待哺的钢材需求。   日本制铁要是还守着本土那点地盘,迟早被行业周期淘汰,往美国砸钱就是奔着这块增量蛋糕去的,毕竟谁也不想错过政策催生的市场红利。   但想啃下美国市场这块蛋糕,没那么容易,贸易保护主义就是第一道坎。2025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先是把进口钢铁关税从25%提至50%,接着又把407种钢铁衍生产品纳入加征关税清单,这意味着要是还从日本往美国运钢材,成本直接涨了一大截。   日本制铁可不是傻子,与其硬生生扛关税,不如直接把工厂建在美国本土。这也是为什么它花了大价钱收购美国钢铁公司,溢价40%拿下100%股份,就是为了借美国钢铁的壳,把生产基地直接扎在美国。   这次投的3亿美金,就是用来翻新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州那些老旧的高炉设施,毕竟美国钢铁之前一直被电炉钢厂挤压得喘不过气,设备更新早就迫在眉睫。   有了日本制铁的技术和资金注入,这些工厂就能生产更高端的钢材,既能避开关税壁垒,又能靠着本土生产抢占市场,简直是一举两得。   当然,这背后少不了和美国政府的博弈。去年收购案刚宣布时,正值美国大选,拜登政府直接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叫停了交易。   日本制铁立马调转船头,一边承诺2028年前投110亿美金,创造10万多个就业岗位,一边给美国政府送上“黄金股”,让美方对重大决策有否决权。这波操作直接戳中了特朗普政府的痛点——既想要制造业回流的政绩,又想掌控关键产业的安全。   果然,特朗普就任后没多久就批准了收购,还提前放风说这能带来7万个就业岗位和140亿经济效益。   这次投的3亿美金,就是给美国政府的“投名状”,证明自己不是说说而已,是真金白银地往美国砸钱,既能稳住美方的信任,又能继续享受政策红利,这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不过,日本制铁这步棋也不是没有风险。首先就是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要是哪天美国突然豁免了其他国家的钢铁关税,大量低价钢材涌入,日本制铁在美国的工厂就得面临价格竞争压力。   其次是原材料供应问题,美国钢铁生产依赖废钢,但废钢主要靠市场采购,一旦供应短缺,生产成本就得往上飙。   还有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要是关税政策引发输入型通胀,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下游基建、汽车行业的钢材需求缩水,日本制铁的投资可能就打了水漂。   但即便如此,日本制铁也没得选——本土市场没空间,新兴市场竞争激烈,美国市场虽然有风险,但好歹有政策托底,是目前最优的选择。   从整个行业来看,日本制铁的入局可能会让美国钢铁产业迎来新一轮整合。美国钢铁公司原本就是行业巨头,加上日本制铁的技术和资金,竞争力肯定会提升,那些中小钢企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被挤压,要么被收购,要么被淘汰。   但其他外国投资者可能会更谨慎,毕竟日本制铁这波收购历经一年半博弈,才勉强过关,要是没有足够的“诚意”(也就是资金和控制权让步),很难通过美国政府的审查。   不过对于日本制铁来说,这都是次要的,它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把110亿美金花出去,把工厂翻新好,把市场份额抢到手,在北美市场站稳脚跟。   说白了,日本制铁这3亿美金的投资,就是其全球化战略的一个缩影——在本土饱和、贸易壁垒高筑的背景下,靠着收购本土企业、绑定政府政策、砸钱升级产能,硬生生在美国钢铁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