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号,欧盟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直接把话挑明了,说欧美贸易协议没什么用

天天纪闻 2025-09-26 19:45:57

9月25号,欧盟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直接把话挑明了,说欧美贸易协议没什么用,根本靠不住。   这欧美贸易协议从签完那天起就注定是个“瘸腿协议”,朗格现在撕破脸说靠不住,不过是把欧盟肚子里的委屈摆到了明面上。   7月27号协议刚签的时候,特朗普就在记者会上大吹特吹,说欧盟要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买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冯德莱恩也跟着打圆场说“为市场带来稳定性”。   可才过俩月,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就直接戳破了这层窗户纸——这协议根本就是块“画饼”,看着花哨,咬下去全是硌牙的硬茬。   最让欧盟咽不下这口气的,就是美方那套“说一套做一套”的操作。协议刚墨迹未干,美国就转过头来给欧盟钢铝产业捅了一刀。   本来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征的50%钢铝关税就没在协议里解决,结果8月份又把这高关税扩大到数百项含钢铝制品,直接把欧盟企业逼到了墙角。   要知道,自2018年美国首次对欧钢材加征25%关税以来,欧盟对美钢材出口就从每年460万吨掉到了2024年的380万吨,现在关税涨到50%还扩大范围,欧洲钢企连残存的市场份额都要保不住了。   协议里倒是提了句“考虑参考美英模式设关税配额”,可连具体细节和时间表都没有,这不就是拿“空头支票”糊弄人吗?   朗格8月份就骂这协议“根本谈不上公平”,钢铝关税这事儿就是最直接的证据——美方嘴上说“合作”,手里的关税大棒可没闲着。   酒类行业更是成了协议的“牺牲品”。欧盟本来抱着挺大期望,想让美方对欧洲产葡萄酒、烈酒网开一面,哪怕给个低于15%的优惠税率也行,结果谈判桌上直接被泼了冷水。   法国香槟、爱尔兰威士忌、意大利普罗塞克这些招牌酒品,对美出口一律被课以15%的新关税。   法国酒类出口商联合会主席加布里埃尔·皮卡尔一算账就急了,这15%的关税再叠加欧元汇率下跌,法国酒类行业每年对美销售额得少10亿欧元。   眼看着自家的“液体黄金”被加税,欧盟却只能嘴上说说“谈判之门没关”,这种无力感换谁都得憋火。朗格说协议“偏向美国”,可不是空口白牙——光钢铝和酒类这两项,欧盟企业每年就得损失几十亿欧元,这哪是“贸易协议”,分明是美方单方面的“收割协议”。   更让欧盟警惕的是数字主权被架空的风险。   为了签这个协议,欧盟已经做出了让步,放弃了推动对大型科技公司征收“网络使用费”的计划,还承诺“减轻法规对企业的行政负担”。   可即便这样,美方还是不满足,总想借着贸易协议把欧盟的数字监管权攥在自己手里。   欧盟好不容易推出的数字服务法案、数字市场法案,还有拟议中的数字服务税,全被美方视为“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贸易壁垒”,非要把限制条款塞进协议里。   朗格心里门儿清,这要是让了步,欧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就没了,所以哪怕协议里数字贸易部分只写了句模糊的“消除不合理壁垒”,也坚决不让美方碰自己的数字监管红线。   可问题是,这种“回避关键问题”的协议能撑多久?美方不会善罢甘休,欧盟也不可能一直退让,数字议题早晚得爆雷,现在协议里的“留白”,将来就是双方扯皮的“火药桶”。   最讽刺的是,这份号称“促进公平贸易”的协议,连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都不顾了。朗格直接点破,这协议“巩固了强者的权利,削弱了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   美方仗着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谈判桌上步步紧逼,欧盟为了“止损”只能一再妥协,可换来的却是不平等的条款和持续的贸易打压。   协议里特朗普吹嘘的“欧盟买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更像是把欧洲绑在美国的能源战车上,一旦国际能源价格波动,欧盟就得跟着买单;   所谓的“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也没个具体保障措施,美方随时能翻脸不认账。这种“单边主导”的协议,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公平”的根基,朗格现在说“靠不住”,不过是说出了所有欧盟企业的心声——跟着这样的协议走,迟早得被美方“薅秃了毛”。   其实从7月协议签订那天起,欧盟内部的质疑声就没断过。冯德莱恩当时还在粉饰太平,说“为市场带来稳定性”,可现实却是关税加征、行业受损、主权受胁。   朗格从“带偏见的协议”到“根本靠不住”的转变,不过是欧盟从“抱有幻想”到“认清现实”的缩影。   美方要的从来不是“平等合作”,而是“单方面让利”,一旦欧盟不愿再当“冤大头”,这协议自然就成了“废纸一张”。   现在朗格把话挑明,既是给美方施压,也是给欧盟内部提个醒——靠这种不平等协议求稳定,纯属异想天开。   毕竟贸易合作得讲“对等”,一方只拿不给,另一方早晚得掀桌子,这欧美贸易协议的“靠不住”,从一开始就写在了协议的每一条不平等条款里。

0 阅读:6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