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定格在"最后的伊甸园" 最后的影像 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在潘塔纳尔湿地考察期间遭遇坠机事故,不幸离世,享年62岁。就在事发当天,这位享誉国际的景观设计大师还在其微信视频号发布了人生最后一段影像。视频中,身着红色T恤的俞教授站在牛群扬起的尘土中,为正在消失的"地球之肺"发出疾呼:"当最后的伊甸园也在退缩时,人类还能从哪里获得生存的希望?"这段3分钟的Vlog,成为这位生态卫士留给世界的最后箴言。 学术巨擘的生态使命 作为中国"海绵城市"理念的奠基人,俞孔坚此行正为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收集素材。公开资料显示,这位哈佛博士曾获美国国家设计奖、世界风景园林界最高荣誉杰里科爵士奖等国际殊荣。他在视频中记录的潘塔纳尔湿地——这片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淡水湿地系统,正以每年2.3%的速度被牧场蚕食。同机遇难的还有巴西著名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平等文化界人士。 学界震动 噩耗传回国内,建筑景观学界陷入巨大悲痛。一位北大新生在社交媒体写道:"开学典礼上还聆听过院长的教诲,他鼓励我们要做’大地的医生’。"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俞教授提出的"反规划"理论彻底改变了中国城乡景观设计范式。据统计,其团队已在全球250多个城市实践生态修复项目,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等标志性作品均出自其手。 未竟的事业 在最后视频的结尾,俞教授与考察队员的合影定格在夕阳下的湿地边缘,配文"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显得尤为悲怆。其子友人向记者透露,教授原计划明年出版《海绵地球》专著,并筹备首届全球生态修复峰会。北京大学已成立治丧委员会,校长龚旗煌表示将继承俞教授遗志,继续推进其创立的"生存的艺术"研究计划。 这位毕生践行"天人合一"理念的学者,最终长眠在他致力保护的生态净土。正如学生在悼文中所写:“您归于海绵,归于伊甸,而我们将继续您未完成的治愈地球之旅。”俞孔坚 北大教授
生命定格在"最后的伊甸园" 最后的影像 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
岩边欣赏落日
2025-09-25 18:23:24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