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持枪权斗士查理-柯克被枪杀这个事,实事求是地说,确实是黑色幽默。也正因为这样的戏剧化的冲突,才让这件事变得更有讨论意义。这和我们反对滥杀的立场不冲突。
对于持枪本身的利弊,前人之述备矣。我想说的是,有些人看到这个新闻,就开启了嘲讽模式,大谈“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云云……怎么说呢——反对持枪是很好的观点,但如果得出这个观点的方法,不是审慎地站在双方角度去收集各种论据、参考先贤的学术观点,综合权衡得出,而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小于五分钟,仅仅是出于自己的思维惯性和直觉而支持一方,那么这种选边站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价值。
以我们的成长环境和立场,禁枪是天经地义。我自己也反对持枪权。但这并不代表支持合法持枪的人,他们的观点都毫无道理,或者他们全是吃了军火商的回扣,或者更简单地——他们都是傻逼。任何政策有利有弊。或许在大部分的社会里,合法持枪都弊大于利。但在美国这片特殊的土壤之上,在合法持枪已经广泛存在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上,这确实是一个有辩论价值的公共政策。
废除死刑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曾经看过某乎上有一个“为什么要废除死刑”的问题,但下边却全在回答废除死刑是胡扯,以及为什么是胡扯。如果别人问支持废死的原因,正常的逻辑应该是客观地阐述废死的逻辑。如果这个逻辑很好或很坏,那读者自然会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而看到这个问题就直接开嘲讽的人,其中大部分对废死的理论和主张、论据和数据都没有任何基本的研究,对其嗤之以鼻还沾沾自喜。这何尝不是一种傲慢?
能够尊重和倾听异见,给争议性问题留一些讨论空间,我们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思想如果不更新,那就是一潭死水,绝不可能进步。打破成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方为真辩证思维。哪怕是我们认为天经地义,反对即是大逆不道的论题,哪怕思考过后我们的结论还是维持不变,但经过这种辩证思考后,这个结论的价值就不一样了。真正的价值在于思考的过程,以及思考过程中学习到的东西,而不是选择那个喜欢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