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钱七虎的儿子没有考上大学,有人建议他走政策可以被照顾录取,钱七虎却说

文史充点站 2025-09-09 09:52:44

1982年,钱七虎的儿子没有考上大学,有人建议他走政策可以被照顾录取,钱七虎却说:不用了,就让他去上中专吧! 1982年的夏天,对于中国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院士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就在这一年,他的儿子参加了高考,但成绩并未达到大学录取线,当时有人建议钱七虎利用政策照顾让儿子被“照顾录取”,这位父亲却只是淡淡地说:“不用了,就让他去上中专吧。” 这一决定在当时令许多人难以理解,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工程兵学院院长,钱七虎完全有能力为儿子争取一个大学名额,在那个年代,高级干部子女通过政策照顾上大学并不罕见。 但钱七虎坚持让儿子通过正规渠道进入中专学习,他认为真正的成才之路要靠自己走,而不是依靠父辈的光环,这种原则性的坚持,与他从事的防护工程研究一样,构筑起令人敬佩的人格防线。 钱七虎与妻子结婚后不久,就因为承担重要研究工作而开始了分居生活,他的工作内容和地点都属于保密范围,临行前只给妻子留下六个字:“我有任务,走了。” 这一走就是长达16年的分离,养儿育女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肩上,钱七虎最多一年回一次家,妻子甚至不知道他具体去了哪里,在执行什么任务。 这种牺牲是为了国家国防事业的需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数科研工作者都在默默承受着家庭分离的痛苦,为了国家的建设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尽管钱七虎为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在防护工程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他也有作为父亲的遗憾,由于长年在外工作,他几乎没有时间管教儿子。 儿子性格叛逆,学习成绩不理想,高考失利似乎已在预料之中,虽然对儿子充满愧疚,但钱七虎不愿意让孩子享受特殊待遇。 他坚持让儿子去读中专,希望儿子能够靠自己打拼,而不是依赖父亲的地位和成就,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显得格外珍贵。 钱七虎没有因为愧疚而给儿子留下大量财富,而是将自己的奖金用来资助烈士子女和贫困学生,这一善举他坚持了30年。 他1937年出生在逃难的小船上,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摆小摊维持生计,他深知没有国家的培养,就不可能有他的今天。 钱七虎的一生充满了奉献和原则性选择,他不仅拒绝了为儿子开“绿灯”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也严格自律。 当年他将母亲接到南京居住时,老人家想去夫子庙逛逛,虽然学院有公车可以调用,但钱七虎没有动用公车,而是选择其他方式满足母亲的愿望。 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与他从事的防护工程研究一样,构筑起令人敬佩的人格防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品格显得尤为可贵。 钱七虎没给儿子开后门,却给了他最珍贵的财富:自立自强的精神,这种精神财富,比任何物质财富都更加珍贵和持久。 将军之子高考落榜不搞特殊化!钱七虎一句“上中专”引爆全网讨论 。 “这才是真正的‘硬核父亲’!不靠关系不搞特权,现在有几个能做到?给钱老点赞!” “当年一条纸条就能送子女进大学,钱院士偏要儿子走正道。对比现在某些‘拼爹’现象,真是清流!” “说实话,中专在那年代也不差!技术人才吃香,靠自己本事吃饭比虚名强多了,钱老眼光长远!” “心疼孩子三秒……但父亲的选择没毛病!溺爱出逆子,严格出栋梁,他儿子后来靠自己混得挺好!” “自己捐千万奖金,儿子却读中专?这种奉献精神绝了!这才是共和国脊梁!” 钱七虎院士作为功勋科学家,坚守原则不让儿子走政策后门,选择让高考失利的儿子读中专,体现了他 “公私分明”的清廉作风和 “自立成才”的教育观。 如果是你,会为孩子选择“铺路”还是“放手”? 信源:专访钱七虎院士:铸造中国最坚不可摧的盾. 人民网军事

0 阅读:0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