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堪称汉武帝刘彻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妃子,也是“倾城倾国”这一成语最初所指的真

晗宇说历史 2025-09-05 11:34:36

李夫人堪称汉武帝刘彻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妃子,也是“倾城倾国”这一成语最初所指的真实人物。 李夫人能够入宫并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的哥哥李延年。 当时,汉武帝的后宫中并不缺少漂亮的妃子,但在王夫人去世之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遇到特别让自己满意的人。 汉武帝对音乐一直很有兴趣,李延年因为精通音律,很受武帝赏识,后来被委任管理宫中的乐舞表演。察觉到这是一个改善家族境遇的契机,李延年便开始着手安排,希望让妹妹得到武帝的注意。 一次,汉武帝心情愉悦,李延年看准时机,以歌舞表演的方式唱出,李延年的歌声悠扬,词意深邃,他唱出了一位绝世佳人的风姿,说她一眼能震动城池,再次一眼可动摇邦国,并感叹这样难得的美人恐怕世间再难遇见。 汉武帝听后深受触动,立刻追问这位女子究竟是谁。李延年看准时机,恭敬地推荐自己的妹妹李氏。没过多久,李氏便被仪仗隆重地迎入宫中。 李氏相貌过人,又精通音律舞艺,武帝初见便十分赏识,很快将她选入宫中。李夫人入宫后迅速获得了武帝的信任和偏爱,并为他生下一个男孩,即日后的昌邑王。 多份文献都指出,她在武帝的后宫中长期保持着特殊的地位。 有一次,武帝在她宫中休息时,很自然地拿起她头上的玉簪,用来搔痒。这个随意的动作被其他嫔妃看到后,很快在宫中形成风潮,越来越多人开始佩戴玉簪。一时间,玉石价格也随之快速上涨。而玉簪也因此得名“玉搔头”。 可惜好景不长,李夫人入宫没几年便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武帝多次前去探望,她却始终以被蒙面,拒绝让武帝看到自己的病容。 她说道:“妾长期卧病,形貌已损,不宜面圣。只愿陛下日后照顾好昌邑王和我的兄弟。” 汉武帝几次提出想看看她,并承诺重赏千金、提拔她的家人,但李夫人始终用锦被掩面,转身向内低声哭泣,没有松口。武帝再三尝试未果,最终也只能无奈放弃,默默离去。 李夫人的姐妹对此不解,问她为何如此固执。她解释道:“我之所以不见陛下,正是为了托付家人。我原本出身不高,全因容貌才得宠爱。以容貌事人者,色衰则爱弛,爱弛则恩绝。若让他见到我现在这个样子,只会心生厌弃,更谈不上日后照顾我的亲人了。” 李夫人病逝后,武帝并未见过她病中憔悴的模样,记忆中只有她健康时的样貌,所以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汉武帝对李夫人所生的儿子给予了特别的关心,并对她的兄弟也委以职务。李延年受命担任协律都尉,李广利即便没有重要的战功记录,仍然获得了海西侯的爵位。 为给李广利封侯,武帝甚至借大宛国拒绝献马之事,派他率军西征。尽管伤亡惨重、战绩不佳,李广利仍得封赏。一些看法指出,汉武帝之所以如此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李夫人的怀念。 在后宫众多妃嫔中,李夫人在武帝心中始终占有与众不同的位置。表面上看是她幸运得宠,但实际上离不开她清醒的头脑和深远的考量。 后来,太子因“巫蛊之祸”蒙冤,其生母卫子夫随之自尽,中宫之位因此长时间空缺。武帝又顾虑钩弋夫人凭借年幼的皇子干预朝政,最终也下令让她自尽。 到了汉宣帝即位之后,大将军霍光经过权衡,以“孝武皇后”的尊号追封李夫人,并将她的牌位安置于太庙之中,从此与汉武帝一同接受后世的供奉和祭祀。 对比其他后宫女性如卫子夫——做了三十八年皇后却最终自杀。 李夫人虽早逝,却在身后获得了稳定的尊荣。在复杂而残酷的宫廷环境中,她以理智和远见,保全了自己身后的名位与家人的平安。

0 阅读:26
晗宇说历史

晗宇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