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搞不明白一件事 为什么英伟达要那么不顾一切的去死守中国市场?而日本媒体在

毛毛聊科技 2025-09-01 20:37:48

我一直搞不明白一件事

为什么英伟达要那么不顾一切的去死守中国市场?而日本媒体在8月29日的一份报道中,直接解释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防止竞争对手在全球市场崛起!

说白了,英伟达拼了命也要守着中国市场,根本不是心疼那点销售额,而是怕自己一撤,中国芯片就没了“可依赖的替代品”,用不了五年就能追上来跟他抢全球算力市场的饭碗。

现在中美之间的信任度早就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了,从政府到企业,大家都清楚,像芯片这种能卡住产业链脖子的战略性行业,谁都不会让对方随便进来占主导。

就像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从断供芯片到限制软件,几乎是无底线地围堵,本质上就是怕华为在5G、半导体领域站稳脚跟后,反过来动摇美国的技术霸权,这不是什么“良性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卡位战。

英伟达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清楚,自己在中国市场的角色,不只是卖芯片赚钱,更像是一个“技术守门人”,只要他还在提供高性能的A100、H100这些算力芯片,国内很多企业就会觉得“有现成的用,没必要花大价钱啃研发硬骨头”,毕竟搞芯片研发又费钱又耗时间,还不一定能马上出成果。

可要是英伟达真听美国的,彻底退出中国市场,那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国内那么多搞AI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的公司,总不能等着算力断档吧?

到时候不管是互联网大厂还是科研机构,肯定得一股脑把订单砸向国产芯片企业,像华为的昇腾、海光信息的CPU,还有中科院团队搞的算力芯片,就算一开始性能比英伟达差那么一点,但有了稳定的订单和资金支持,研发速度肯定会提速。

之前国内某AI公司就透露过,他们之前一直用英伟达的芯片,但去年开始尝试用昇腾芯片做模型训练,虽然初期需要调整适配,但半年下来,性能已经能满足80%的需求了,而且成本还低了不少。

更关键的是,一旦大家都开始用国产芯片,配套的软件生态也会跟着起来,华为的MindSpore框架、阿里的AI开发平台,之前因为英伟达的CUDA生态太成熟没人愿意用,现在没了替代品,这些国产生态反而能快速落地,整个中国芯片的产业链就能被盘活。

有人可能会问,英伟达退出中国,对他自己影响大吗?确实不小毕竟中国市场占了他数据中心业务差不多20%的营收,少了这块蛋糕,他的财报肯定不好看。

但比起这点损失,更让他害怕的是“对手崛起”,要是中国芯片在五年内真的追上来了,不仅会抢走中国市场,还会凭着性价比优势往东南亚、欧洲这些市场渗透,到时候英伟达在全球算力市场的垄断地位就真的保不住了。

要知道现在全球都在抢AI算力,谁先掌握了更便宜、更稳定的芯片供应,谁就能在AI竞赛里占先机,英伟达可不想把这个机会让给中国企业。

反过来讲,英伟达不退出中国市场,对中国芯片发展的影响才是真的大,他就像一块“温水煮青蛙”里的温水,让不少企业失去了研发的紧迫感,也让国产芯片的市场空间被压缩。

毕竟再厉害的国产芯片,要是没订单、没场景去验证迭代,技术永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里。

而且英伟达还会通过调整芯片参数来应对美国的出口限制,既不算完全断供,又能维持自己的市场存在感,这种“既不放手也不全力给”的操作,其实就是在慢慢拖慢中国芯片的替代节奏。

所以你看,英伟达死守中国市场,本质上是在防着自己培养出一个强大的对手,那你觉得如果英伟达真的彻底退出,国产芯片能在五年内追上他的技术水平吗?

或者你身边有没有已经开始用国产算力芯片的企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察和看法。

0 阅读:97

猜你喜欢

毛毛聊科技

毛毛聊科技

科技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