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减持凶猛,牛市要凉? 7月A股收官之战虽惨淡,但7月三大股指全线大涨,尤其是创业板指大涨8.14%,后来者居上,但看指数完全一副牛市火热,但大量的投资者却还在亏钱,看看大股东都在做什么呢,7月份400多家大股东疯狂套现,涉及减持股东超800位次,电子、医药、新材料等前期涨势活跃的板块成为减持“重灾区”。牛市还能有戏吗?别急着下结论,这事儿还真得掰开揉碎了看。 减持凶猛,背后是谁在卖? 这波减持潮里,有两大主力不容忽视:一是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二是前期潜伏的创投基金。比如 华业香料 的控股股东一把套现6600万元,股价年内涨了50%确实让人心动。而创投机构批量退出更不意外,很多基金本来就有"投资-退出-再循环"的刚性需求,尤其是那些布局医药、电子等前期热门赛道的机构,趁着股价高位兑现收益是常规操作。从历史经验看,每一轮市场回暖后,创投减持都会成为"标配",比如2020年科创板解禁潮也是如此。 为什么大股东越涨越卖? 表面上看,大股东作为"内部人"减持似乎传递看空信号,但背后的动机远比想象中复杂。有的股东确实需要优化资产配置(比如分散风险),有的可能是质押压力缓解后的主动降杠杆,还有的可能纯粹是个人财务需求(比如房产购置或债务偿还)。比如过去几年,不少民企大股东在股价低位时质押融资救急,如今股价回升后减持补仓或降低质押率,反而是在化解风险。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公司估值虚高,股东趁机套现。这需要个案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减持常态化,牛市就会崩?未必!但绝对影响到牛市的进程。 A股这些年确实被减持潮"坑"过多次,但这次可能有些不同。当前市场总市值已超100万亿,单月几百亿的减持规模(按公告价估算)对整体流动性的冲击有限。更重要的是,随着注册制推进和退市机制完善,市场扩容后的"池子"足够大,买卖力量会更趋平衡。就像港股市场,大股东增减持本是常态,关键看公司质地——腾讯大股东Prosus常年减持,但股价依然有韧性。A股未来也可能走向这个阶段:好公司减持会被市场承接,差公司减持则加速出清。 监管不能缺位,规则仍需打磨 当然,放任减持可能动摇市场信心。我们没必要刻意的掩盖大股东减持对市场的冲击,目前的监管框架(如预披露制度、减持比例限制)能防范"清仓式减持",但对"温水煮青蛙"式的持续减持约束不足。未来可能需要细化规则:比如对解禁期满后连续减持的公司,要求同步披露资金用途;对估值明显偏离行业的公司,设置更严格的减持条件。同时加强事后监管,打击"配合概念炒作掩护减持"等灰色操作。 牛市从来不是靠股东锁仓撑起来的,但绝对可以影响到市场的信心,关键还是看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只要经济复苏有后劲、企业赚钱能力在线,适度的减持反而是市场活跃度的体现。凡事一分为二来看,尽管我们要刻章的给大家打气,也相信这些减持不足以影响市场的大方向,但又不得不承认疯狂的减持对市场造成的巨大的冲击。只能打长时间来看,果真情绪调动起来,这点减持自然算不了什么,关键得有牛市氛围呀。
7月减持凶猛,牛市要凉? 7月A股收官之战虽惨淡,但7月三大股指全线大涨,尤其
袁绍八点
2025-08-01 08:18:02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