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红军城乌军被断生命线,“一片恐慌”成常态,陷灭顶之灾

乌克兰《真理报》近期罕见发声,承认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战局告急。这座战略重镇的乌军已不是简单陷入苦战,而是被拖入一场“

乌克兰《真理报》近期罕见发声,承认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战局告急。这座战略重镇的乌军已不是简单陷入苦战,而是被拖入一场“孤立歼灭战”。俄军靠无人机织就立体包围圈,再加上乌军指挥部的致命失误,城内守军如今进退两难,命悬一线。

俄军这轮战术升级,精准打在了乌军七寸上。他们在红军城内外、铁路及交通线设下多重集结点,小股部队持续渗透,专打乌军无人机操作员、炮兵等核心反击力量。而最致命的,是乌军补给线被彻底掐断。

目前红军城与周边城镇的交通线全被俄军控制,伤员运不出、新兵补不上、弹药送不来。更狠的是俄军无人机监控网——乌军后方部队想进城,得开车一段后徒步10到15公里,因为所有路线都在光纤无人机监视下。此前一支撤运伤兵的小队刚到郊区,就遭无人机轰炸,伤兵没撤成还新增伤亡,足见俄军空中优势有多绝对,任何调动都成了“死亡行军”。

这套“围点断补、远程打击”的战术,是俄军吸取巴赫穆特巷战伤亡惨重的教训后改良的。不拼巷战耗伤亡,而是靠封锁逼对手投降,代价小还能实现战略目标。

乌军的困境,一半是俄军打出来的,一半是自己指挥作出来的。如今坚守城南的步兵,在阵地熬了两个半月到三个月,和指挥部几乎失联,总部只能靠无线电确认他们“是否还活着”,基层部队孤立到了极点。

这一切的根源,是总指挥部的“鸵鸟战术”。《真理报》披露,前线指挥官发现俄军渗透到后方,上报后却被总部告知“那里什么都没有”。总部怕承认丢阵地引发战线崩溃,干脆捂盖子。这种氛围下,旅级指挥官开会要么沉默,要么附和总部,没人敢说真话。

就这么从8月中旬开始,俄军突出部越扩越大,乌军坐视包围圈形成,硬是把局部危机拖成了全面崩溃。补给断了、指挥乱了,红军城的命运基本被俄军攥在手里。10月25日,俄军已发最后通牒:10月27日前要么撤要么降,否则就成建制歼灭。城内早已人心惶惶。乌克兰大V“居民”爆料,红军城70%已被占领,守军没等总司令命令就从周边城镇撤退,逃兵事件接连发生,“一片恐慌”成了常态。

更残酷的细节浮出水面:亚速营拒绝执行总司令命令反攻入城。有分析指出,亚速营实则在当“督战队”——只许乌军往里冲,不许往外撤,敢退就开枪。若消息属实,这便是乌军指挥部最后的绝望手段,用自己人堵枪眼拖延时间。

德国《图片报》分析师罗普克评价:“从军事和后勤角度看,这是一场噩梦。”红军城之战大概率成为二战后伤亡最惨重的单场战役。乌军的溃败,暴露的是面对俄军立体封锁战术时,情报、后勤、决策链的全方位短板。

如今最后通牒的期限日益临近,城内乌军要么战死,要么投降,似乎已无第三条路。这场战役的结局,或许将成为俄乌冲突的又一个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