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个位于亚洲心脏地带的小国,凭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始终深陷于中美两大超级大国的博弈之中。这样的位置让新加坡的政治精英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与敏感,他们的政治判断往往深刻且具有前瞻性。在国际事务中,新加坡的部分政客总能发出警钟,提醒全球局势中的潜在风险。
2025年4月4日,新加坡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讲话,内容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讲话中,他明确指出新加坡人必须为可能到来的“更大冲击”做好准备。黄循财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尤其是对于美国近来不断采取的经济政策,他深感忧虑。黄循财提到,美国似乎正在放弃自己曾经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特别是其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的做法,这完全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设定的规则。
美国的这一行为,不仅仅是经济政策的调整,更是在国际贸易秩序中的一次深刻撼动。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极度依赖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而如果世界各国都效仿美国的做法,按自己所需制定贸易政策,那么以贸易为国本的新加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目前新加坡长期保持对美国的贸易逆差,因此对等关税并没有直接影响新加坡,但这场贸易风暴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有可能将新加坡推向全球经济的边缘。
更为严重的是,全球贸易量的骤减会直接影响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然而,黄循财最为担忧的并不是新加坡的短期损失,而是美国对全球施加对等关税这一举措,极有可能成为全球政治格局的一个重大分歧点。这标志着曾经基于规则的全球化时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更加保护主义、更加强硬的国际秩序。
这种局面并非前所未有。黄循财引用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历史事件,那时美国率先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最终引发了全球范围的贸易战,甚至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如今,全球经济与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再度加剧,黄循财指出,当前的国际局势与当时的情况极为相似,而全球机构的作用正在日益削弱,国际规范正在消失。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采取单边行动,并试图通过武力达成目的。
虽然黄循财没有明确点名,但他的言辞显然指向了中美之间的冲突。事实上,能够与美国正面对抗的国家,目前只有中国。黄循财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这一点,但从他的语气与担忧中不难看出,他的预言实际上是在隐喻中美之间的冲突,尽管他身处一个需谨慎言辞的位置。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在他的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也提到,中美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在逐渐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双方的冲突愈发显现。台湾被中国视为自己的领土,但美国则将其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台湾最终被中国统一,美国的全球霸权将受到严重威胁,美国的盟友们将意识到美国无法真正保护他们。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的存在导致中国无法对自己的领土进行完全控制,这一矛盾的加剧势必会导致两国之间的冲突持续恶化。尽管目前美国在军事实力上占据上风,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军工制造国,正在迅速迎头赶上。中国的军工制造业日益强大,五角大楼对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充满担忧。
根据公开数据,美国在军费上的开支在2024年达到了8830亿美元,远远超过中国,但如果考虑到购买力平价,实际的军费差距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悬殊。中国的军费开支近几十年大幅增长,1995年仅为250亿美元,2024年则达到2190亿美元。由于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军工成本比美国低得多,因此中国的军费实际上相当于美国的5000亿至7000亿美元。
中国在海军和空军领域的崛起也不容忽视。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下水的军舰数量超过了德国、印度、英国和西班牙的总和。特别是在空军领域,未来几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之一。中国新一代轰炸机——轰-20,预计将具备8500公里的航程,能够携带常规武器和核弹头,具备打击第二岛链及更远地区的能力。这使得中国的战略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区域性威慑,而是扩展至全球范围。
美国媒体在2025年5月19日报道称,美国正在为与中国的长期战争做准备,战争可能会波及美国本土。然而,五角大楼的分析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对美国本土进行全面打击,尽管如此,这一看法依然显得过于乐观。实际上,一旦中美爆发冲突,美国必定会攻击中国,而中国也会根据对等原则,进行反击,特别是针对美国的海外基地,夏威夷很可能成为攻击目标。
在这一切的背后,五角大楼的期望显得过于自信,他们希望中国不会主动攻击美国本土。然而,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性告诉我们,中美冲突若真爆发,双方的较量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全球,甚至是美国本土。这场冲突的最终结果,将决定未来世界秩序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