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上将的女儿正在门口玩耍,一个鹤发童颜的老

历史解码局 2025-07-22 15:27:59

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上将的女儿正在门口玩耍,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和尚带着几个小僧经过。突然,老和尚走上前来,笑着讲:“娃娃,你长得像我徒弟,是不是永祥(法号)的女儿?” “佛家讲究机缘”,一切地一切真是机缘巧合,命里自有定数。1913年冬,麻城乘马岗的几个放牛娃将地主家的牛拴好后,就在大树下摔起跤来。这时,一个游方的僧人林金子经过,看着“几个娃娃的摔跤”,被一个孩子灵活的动作吸引。 当即,林金子上前,询问这个放牛娃:“你叫什么名字?”放牛娃答:“俺叫许仕友。”林金子又问:“你愿不愿意跟我回少林寺学武?”许仕友答:“俺爹刚去世,要照顾俺娘,不愿意去。”林金子又讲:“去了少林寺,就能吃饱饭,还能习就一身武功。” 在那个年代,就是“吃饱饭”这一条,就极具吸引力。回去征询了母亲的意见后,母亲虽然不舍地,还是同意让儿子去少林寺学武。8年练武生涯(取法号“永祥”),锻炼了许仕友的体魄,让他有了坚韧不屈的精神。也是在这一年(1921年),师父林金子圆寂,许仕友哭成了泪人,又有另一位师父负责教导他。 不久后,老家来信,告知:“母亲病重,让许仕友回去看望。”难过的许仕友询问新师父的意见,新师父讲:“少林弟子要想下山,必须闯过十八道山门,我传授你一些技巧,可助你回乡探母。”最终,许仕友闯过十八道关,战胜了许多师兄弟,顺利出了山,后来更是凭着一身武艺投身了革命事业。 几十年后的一天,时任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上将的女儿正在家门口玩耍,突然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和尚带着几个小僧经过。看到小姑娘的模样,老和尚走上前来,笑着问:“娃娃,你长得像我的徒弟永祥,这里是不是永祥的家啊?” 许司令的女儿回答:“老爷爷,这是我爸爸的家,我爸爸不叫永祥啊?”听到门口的动静,许司令迎出门来,激动地喊:“师父,您来了。”原来,这位老僧正是许司令的第二任师父,受许司令邀请来南京做客。 众人一起进门,许司令把师父请进舒适整洁的南屋,讲:“师父,您一定要多住几天,我带您到南京的寺庙逛一逛,探讨一些佛法。”在许司令夫妇的悉心照顾下,师父在南京住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寺庙还有佛事,才依依不舍地返回了。 许司令亲自送去车站,等到火车开动后,他还连连挥手,喊:“师父,师父,以后有空了,常来徒弟家啊。”

0 阅读:2018

评论列表

神经蛙

神经蛙

4
2025-07-23 00:13

你真会编故事。

买火柴的怪蜀黍

买火柴的怪蜀黍

2
2025-07-23 06:31

故事会

MrXiaonongmin

MrXiaonongmin

1
2025-07-23 07:41

这是个故事,但也很喜欢!这个比较真实反映了许前辈的真性情!

上海老康 回复 07-23 09:10
你说的对

猜你喜欢

历史解码局

历史解码局

解码历史密码,探寻真相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