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一59岁男子乘电梯回家为儿子取跳绳,电梯突发失控,55秒内从17楼高速

洋仔说法 2025-07-12 23:08:03

云南昆明,一59岁男子乘电梯回家为儿子取跳绳,电梯突发失控,55秒内从17楼高速撞向33楼顶,男子多次拍按钮求救无果,头部猛撞受创出血,当场身亡。权威报告显示,维保公司当天“假保养”,未对制动器铁芯做基本保养和检查,遗留致命铁屑。而检测机构闭眼开检测合格报告,物业为省钱多年拒修隐患。三家公司被建议列入“黑名单”,15人面临重罚。   7月11日,据红星新闻报道,昆明同德广场B区4栋,59岁业主韦某(化名)因儿子需跳绳,独自乘坐1货梯返回17楼家中取物。   该电梯由奥的斯公司制造,昆明申菱电梯公司维保,云南同德物业公司管理。   监控显示:20时19分52秒韦某进入电梯,按压按钮后电梯运行。20时20分42秒起,电梯突发异常,韦某多次尝试按压按钮自救未果。20时20分55秒,轿厢从17层高速冲顶至33层顶部,监控中断。韦某头部遭重创当场身亡,全程仅55秒。   事故直接原因包括多项,具体如下:   一是,制动器卡阻。维保时遗留的金属定位销卡在制动器铁芯间,导致制动失效。   二是,对重失衡。对重比轿厢重,制动失效后对重下坠,牵引轿厢高速冲顶。   三是,维保造假。维保公司未清洁润滑制动器,却虚假填写保养记录。   四是,检测失实。攀西钒钛检测院未实际检测"制动器"等关键项,直接出具合格报告。   五是,物业失职。此前维保方多次提示"曳引轮磨损""钢丝绳老化"等隐患,物业仅同意更换1根钢丝绳,未彻底整改。   对此,有网友说,哭死!这位爸爸只是上楼取根跳绳啊,如果物业早听劝换了曳引轮,如果检测员摸良心查一次制动器,悲剧都能避免!安全成本不能省,必须严肃追责。   那这件事从法律角度如何看待呢?   1、维保公司、检测公司、物业公司三方责任该如何划分?   《民法典》第1172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维保公司的造假行为具有主动恶意,未清洁制动器却虚假打钩,如同医生伪造体检报告。遗留的金属定位销是冲顶的直接诱因,但更深层问题在于系统性造假问题,2024年9月、12月两次保养均未检查制动器,说明违规是常态而非偶发。   检测机构失职更具隐蔽危害,未检测制动器却标注“符合”,相当于违法设备贴合格证。更恶劣的是双签名造假,1人检测却签2人名,暴露监管体系形同虚设。检测报告的法律性质本是“安全背书”,其虚假结论导致物业误判风险,切断了隐患纠正的最后机会。   物业公司的责任在于成本优先的安全观,2021年拒绝整组更换钢丝绳,仅换1根,2023年无视曳引轮更换建议。物业作为电梯实际管理人,省小钱酿大祸的决策直接助推了事故链形成。   整体而言,维保公司的疏忽大意过失直接导致本次事故,而检测公司、物业公司则均违反了各自领域的合理注意义务,均存在过错。   初步判断,维保公司制造初始风险,对本次事故承担主要责任,可能会在60%左右,检测机构则掩盖风险,承担次要责任,可能在30%左右,而物业公司则是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对风险发生亦有责任,可能会在10%左右。   2、维保公司、检测公司、物业公司三方造假行为与韦某的死亡是否存在必然因果?   《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侵权责任中,除了行为人存在过错、侵权行为以及造成损害外,还要求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就不会有责任。   维保公司等三家公司可能辩称,其金属定位销是偶发因素,三方违规操作未必直接导致本次事故。   但是,维保人员明知未清洁制动器可能卡阻,这是行业常识),物业在收到多次磨损报告,应预见过载失衡风险,而检测机构清楚虚假报告将延误维修。   法律上,维保公司、检测公司、物业公司三方对其疏忽大意等过失可能引发危害后果,具有可预见性,应当预见而放任发生,具有间接故意。   本案中,金属销卡阻、减震垫老化、制动失效、对重下坠、轿厢冲顶,是个合理的进程。若无维保遗留金属销,制动器不会失效;若物业更换钢丝绳/曳引轮,对重失衡不会如此严重;若检测如实报告,隐患可能被提前排除。三方行为环环相扣,缺一则事故可避免。   维保造假与事发同日、物业拒修隐患持续3年、检测报告失效期未过,证明违规行为与结果存在紧密关联,存在因果关系。   3、行政监管是否真无漏洞?   监管部门虽按规定频次检查,但对维保记录造假、检测报告失实等隐蔽问题未能识破,可能反映出现场监管“重纸面、轻实操”的弊端。   为此,监管部门或采取建立维保过程视频存档制度、推行检测报告二维码溯源、对3年内出险企业实施“穿透式检查”等方式规避潜在风险。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0 阅读:9
洋仔说法

洋仔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