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乏力没精神?中医教你用「三豆饮」,一碗喝出好气色 盛夏七月,骄阳如火。闷热的午后,办公室角落的风扇转得疲软,仿佛连风都不愿意多吹一口气。林燕在座位上发呆,眼神涣散,脸色蜡黄。她是个讲究生活质量的人,饮食规律、作息稳定,运动也不落下,可最近整个人就是提不起劲儿,像被抽空了电。她把这事儿挂在嘴边说了几回,大家都笑,说这不就是“夏天犯懒”的正常反应?可她心里清楚,这不是懒,是身体真的在抗议。 夏天一到,人仿佛就被“晒蔫儿”了。不只是林燕,身边不少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早上起床像拔河,头发油得快,脸色发灰,汗出得多却换不来清爽,反倒更累。吃饭没胃口,喝水也提不起兴致,整个人像泡在一锅温吞吞的水里,既不舒服,也没个出口。 其实这种状态,中医早就有解释。夏属火,火易耗气。加上气温高,出汗多,人体水分和津液大量流失,气血双亏,容易造成“暑湿困脾”。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一旦脾虚了,什么营养都吸收不进来,人自然提不起精神。 很多人以为夏天就该吃凉的,喝冰的。但越是贪清凉,身体越虚寒。寒气一入体,脾胃更受伤,哪还有力气帮你对抗外面的热?所以感觉越热,就越要“温养”身体。不是说要喝热汤热粥,而是要选对东西,顺应身体的节奏去调它。 在不少老中医的笔记里,都提到这样一味简单又实用的饮品——三豆饮。绿豆、赤小豆、黑豆,各取适量,用水煮开,小火慢熬一小时左右,滤渣取汁。别小看这三种豆子,它们一个清热,一个利湿,一个补肾,搭配起来,就像是给身体装了个“内循环空调”,既能祛暑,又不伤正气。 绿豆最熟悉,清热解毒是它的“看家本领”。但绿豆性寒,单喝容易损伤脾胃,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赤小豆性平,利水祛湿,能帮绿豆中和寒性。黑豆则是补肾强身的高手,黑入肾,夏季阳气浮于表,肾气更易被耗,黑豆恰好能补这份不足。 三豆饮的妙处就在于平衡。它不像凉茶那样猛,一喝就泻火,而是循序渐进,清而不寒,养而不腻。常喝的人,气色明显改善,脸上不再黄灰一片,肚子舒服了,睡眠也稳了。关键是材料随手可得,做法也简单,日常替代水喝都没问题。 不必等到身体亮红灯才想起调理。夏天最怕的不是热,而是人在热中失了节。空调吹得多,冷饮喝得多,情绪也容易烦躁,睡眠浅,气色差。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小事,实则都藏着身体在喊“我撑不住了”。 而三豆饮,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它是顺应季节、贴近生活的一种方式。不是让人去追求“养生”的仪式感,而是提醒自己,多一点关照身体的意识。就像每天早上刷牙洗脸那样自然,把照顾自己变成一种习惯,而不是等生病了才想起要对自己好一点。 三豆饮不适合所有人。体寒严重、脾胃极虚的人,喝之前最好先摸清自己的体质。中医讲究辨证施养,不是一招通吃。但就多数人夏季暑湿困乏的状况而言,这碗豆汤,真的可以试试。 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不愿意为一碗饮品花时间。可人这一生最贵的,恰恰是时间。如果几分钟的准备,能换来一天的轻松、清爽和元气,其实很值得。 人的状态,是由一个个细节堆积出来的。不是靠一次大补、一次爆汗式运动,也不是靠某种药物立竿见影。真正的调养,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三豆饮,是夏天给身体的一个小奖励,温和、实在、不张扬,却能悄悄带来改变。 别再觉得“夏天乏力”是理所当然。身体的不适,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它只是不说话。听懂它的语言,顺着它的节奏去做点改变,也许,就能找回那点久违的清爽和元气。 一碗三豆饮,不是神奇的灵药,但它可能是你在这个夏天,最简单、最温柔的一次自我照顾。
夏季乏力没精神?中医教你用「三豆饮」,一碗喝出好气色 盛夏七月,骄阳如火。闷热的
阿阳养护科普
2025-07-07 19:22:38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