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张作霖以“选美”为由来学校挑姨太太,不顾校长阻拦执意娶了他侄女,新婚之夜,张作霖看着姑娘的傻了眼,美是美,可惜却是瘸腿。 张作霖这人,出身草根,1875年出生在辽宁海城,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早逝,他小小年纪就得讨生活,后来投军混迹绿林,靠着一股狠劲和脑子,爬到了东北王的位子。1916年袁世凯一死,他瞅准机会,收服奉系军阀,把东北三省攥在手里。那时候的东北,既有他带来的秩序,也少不了军阀混战的糟心事。张作霖打仗厉害,可文化水平不高,手下人常拿他不识字开涮。他自己也觉得面上挂不住,总想找个有学问的女人给自己长脸。 1918年,他已经是大帅,手下管着几十万兵马,吃喝玩乐样样不缺,家里妻妾也一大堆。可他偏偏不满足,听人说奉天开了个女子学校,里面都是读过书的闺女,个个知书达理。他心动了,觉得自己娶个这样的姨太太,既能显摆,也能弥补自己没文化的遗憾。于是,他派人通知学校,说要亲自去“挑挑看”。这事在当时传得沸沸扬扬,谁不知道张大帅要干啥? 到了学校那天,张作霖带着随从,大摇大摆进了校门。学生们站成排,等着他检阅。他站在台上,眯着眼挨个看过去,可看了半天没一个中意的。正准备走人时,他无意间瞅见校舍边有个女子,穿得素净,正低头看书。那模样清秀得很,跟其他浓妆艳抹的完全不一样。他立马问校长那是谁,校长说是自己侄女,叫傅紫兰。张作霖一听,二话不说就定了她。校长还想拦,说她年纪小,身体也有点问题,可张作霖哪管这些,直接让人抬轿子把人接走了。 新婚那天,张府里热闹得不行,酒席摆了一院子。可到了晚上,张作霖进屋一看,傻眼了。傅紫兰长得确实漂亮,皮肤白净,五官精致,可她起身时腿脚一瘸一拐,原来是个瘸子。他当时就懵了,觉得自己被耍了,气得跑出去找校长理论。校长无奈解释,早说过她腿不好,是张作霖自己没当回事。张作霖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可人已经娶了,总不能再赶出去,那多丢人啊。 这事虽是个误会,张作霖倒也没亏待傅紫兰。他在奉天城外给她置了个小院子,环境清静,挺适合她独住。傅紫兰也不愿跟张府其他姨太太挤一块,自己要求搬出去,张作霖点头同意了。她腿脚不便,可脑子灵光,写得一手好字,偶尔给张作霖写封信,聊点家常,他看了挺高兴。没事的时候,他也会过去坐坐,喝口茶,日子过得还算平稳。 傅紫兰不光会写字,人也机敏。有一次,日本使者来访,拿出一幅画,非让张作霖题字,想看他出丑。张作霖哪会这个,急得满头汗。傅紫兰在旁边瞧出苗头,低声提醒他写“手墨”二字。张作霖照做,日本人一看笑他写得歪七扭八,还问啥意思。傅紫兰站出来,镇定地说这是“手墨”,意思是东北的地盘谁也别想染指,话里带刺,把日本人噎得没话说。这事传出去,张作霖脸上有光,手下人也夸傅紫兰有脑子。 别看傅紫兰没正式名分,她在张作霖身边的影响不小。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消息传到她那,她哭得死去活来,用血写下“以血还血”四个字,字虽歪,可透着股狠劲。后来张学良接管东北,对她很尊敬,常派人送东西,过节还亲自去看她。傅紫兰虽是个“编外夫人”,却靠着聪明和韧性,在乱世里活出了自己的样子。 这段婚姻对张作霖来说,起初是个笑话,可后来倒成了意外之喜。他娶傅紫兰,本想给自己添点文雅的光环,没想到她还真帮他撑过不少场面。东北那几年,军阀混战,日本人虎视眈眈,张作霖能稳住局面,跟身边这些人的助力分不开。傅紫兰虽身体有缺陷,可她用智慧弥补了不足,反倒让张作霖多了一份底气。 再说张作霖这人,他从草根爬上来,靠的是胆子大、心眼多,可也难免粗枝大叶。这次“选美”娶妻的事,就是他急性子的体现。他看人只看表面,没细问,结果闹了个乌龙。不过,他也没因此迁怒傅紫兰,反而给了她应有的尊重,这点上倒看出他不是个一味蛮干的军阀。 傅紫兰的出现,还让张作霖的私生活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他那些姨太太,大多是图他权势,可傅紫兰不一样,她有自己的想法,也没仗着他胡来。她在张府外的日子,低调却不失尊严,连张学良都对她另眼相看。这女人的坚韧,不光是给自己争了口气,也让张作霖的形象多了点人情味。
1918年,张作霖以“选美”为由来学校挑姨太太,不顾校长阻拦执意娶了他侄女,新婚
小史论过去
2025-07-07 16:32:59
0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