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军统特务毛森抓到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在审讯期间,毛森拉扯她的衣服,露出

谦与谦寻 2025-07-07 13:10:38

1949年,军统特务毛森抓到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在审讯期间,毛森拉扯她的衣服,露出雪白的肌肤,“你到底说不说!”见美人还不开口,毛森直接将点燃的烟头按在她身上。 毛森以为自己看得很透。在他眼里,眼前这个叫刘惜芬的女人,不过是厦门上流社会里的一件装饰品,用美貌和身体在国民党军官中周旋,换取生存的资本。 这种女人他见得多了,无非是爱慕虚荣、贪生怕死。只要剥去她华丽的旗袍,施加足够的痛苦,就能让她吐出所有秘密。 但他想错了。当烟头滋啦作响地烫在肌肤上,他等来的不是求饶,而是一双在剧痛中依旧燃烧着蔑视的眼睛。这双眼睛告诉他,他抓错人了。或者说,他从根儿上就没看懂,他面对的到底是谁。 那么,她是怎么落到毛森手里的? 这要从她的交际花身份说起。1949年夏,大军兵临城下,厦门岛内风声鹤唳。为了获取国军最核心的防御情报,厦门工委决定派人打入敌人内部。 这项任务危险系数极高,要求执行者不仅要有过人的胆识,更要有超凡的应变能力和伪装技巧。这个重担落在了刘惜芬肩上。 于是,那个提着药箱为穷人义诊的救命菩萨,摇身一变,成了出入舞厅、酒会的摩登女郎。她谈吐得体,舞姿翩翩,在与军官们的推杯换盏和巧笑嫣然中,一份份关于敌军要塞布防、兵力调动的情报被悄然送出。 然而,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被攻破。1949年9月19日,由于叛徒告密,刘惜芬的身份暴露。 当特务踹开家门时,她从容镇定,销毁了最后的密件。她不是因为疏忽而被捕,而是倒在了黎明前最阴险的暗箭之下。 刘惜芬的英勇绝非一时之勇,而是早已刻在骨子里的。早在她成为一名党员之前,她的爱国情怀和无畏品格,就已展露无遗。 16岁那年,为了谋生,她进入日本人开办的博爱医院当护士。那是个标榜慈善却处处充满歧视的地方。中国病患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日本医生甚至嫌他们脏臭,破口大骂。 有一次,刘惜芬实在听不下去,当着所有人的面,直视着那个日本医生,一字一句地回敬:“你爱你的日本,我爱我的中国!”在那个年代,一个中国女孩敢对占领军说出这样的话,需要多大的勇气? 她的勇气不止于言语。1942年,一批袭击了伪军会场的爱国志士被捕后,关押在博爱医院。 刘惜芬得知消息,不顾被发现的风险,在深夜悄悄爬窗进入病房,将偷拿出来的消炎药和止痛药送到他们手中,并满怀崇敬地说:“我向你们的爱国行动致敬!” 说白了,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只求自保的人。她的母亲在她幼时便不堪凌辱服毒自尽,她在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倔强地长大。 战争让她过早地看到了死亡与苦难,也让她比同龄人更早地思考救国之路。从最初想学医救人,到后来她明白,不根除病灶,再好的医术也只是杯水车薪。 因此,当地下组织找到她时,她的加入几乎是水到渠成。 这份信仰让她在有机会逃生时,选择了留下。被捕前夕,厦门的地下工作环境已极度恶化,组织安排她和几位同志转移到相对安全的香港。 她却把机会让给了别人,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她要亲眼见证厦门的解放。 正是这份早已淬炼成钢的意志,让她在面对毛森的酷刑时,能够守口如瓶。她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却从未吐露半点关于组织的秘密。 在阴暗的牢房里,她从不因伤痛呻吟,反而轻声哼唱《国际歌》,鼓舞狱友们的斗志,坚定地告诉他们:“红旗都插遍了全国大多数地方,我们要坚持下去!” 1949年10月15日夜,解放厦门的炮声隆隆传来。次日,国民党败退前夕,对狱中的革命者展开了最后的屠杀。她与其他16名同志被秘密绞死在鸿山脚下。 10月17日,厦门解放。这位年仅25岁的姑娘,用生命践行了她入党时的誓言。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从护士到地下党,她高呼“我爱我的中国”

0 阅读:282
谦与谦寻

谦与谦寻

你是潮流的引领者,每一次亮相都惊艳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