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女子1988年丢了儿子,为了找娃,她跟丈夫离了婚,32年后,她终于在四川找到了儿子,谁料,刚见面,儿子却说:妈妈,我见过你![666] 1988年5月,28岁的李静芝带着两岁儿子毛寅到西安市西大街金铃酒店办事。孩子在人群中转眼消失,从此开始了一场跨越32年的寻找之路。 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接警后立即成立专案组,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案件陷入僵局。李静芝辞去工作,印制了10万份寻人启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儿子。 她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从黑龙江漠河到海南三亚,最远追到中缅边境。每听到一个疑似线索,她都会立即赶往现场。 在寻子过程中,李静芝协助警方找回了29名被拐儿童,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骨肉。 长期的分离和寻找压力让她的婚姻走到尽头,1992年与丈夫离婚后,她把全部家当装进背包,随身带着儿子最爱的拨浪鼓继续寻找。 转机出现在2015年,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发现,四川绵阳一名叫马某的男子与李静芝存在亲缘关系。 警方复核时发现,这个32岁的年轻人左耳后有胎记,与当年报案记录完全吻合。 2018年5月3日,在陕西省公安厅,55岁的母亲终于见到了失散32年的儿子。 现场最动人的细节是,儿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老照片,说是养父去世前告诉他的身世线索,照片上正是年轻时的李静芝抱着幼小的毛寅。 认亲后,毛寅选择继续在四川生活,但每周都会与母亲视频通话。2020年疫情期间,他特意驱车12小时给隔离中的李静芝送去腊肉。 母子俩虽然错过了30多年的时光,但重新听到那声“妈妈”让一切等待都有了意义。 这个案例反映了中国打拐工作的巨大进步,从最初的人海战术到如今的DNA数据库比对,技术手段的革新让更多家庭重获团圆。截至2023年,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已帮助8600多个家庭团聚。 李静芝的32年寻子路,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她用最朴素的坚持告诉我们,母爱可以跨越任何距离和时间。在科技进步的助力下,每一个被拐家庭都有了重新团聚的希望。 对于那些仍在寻找的家庭来说,李静芝的故事既是安慰也是鼓励。在DNA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坚持就是最大的力量。每一份寻人启事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最深沉的期盼。 这场跨越32年的寻找最终迎来圆满结局,但真正的意义在于它展现了人性中最珍贵的品质。无论多少年过去,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从未断裂,只是在等待重新连接的那一刻。 信源: 环球网——冲上热搜!儿子被拐走32年,认亲现场这一幕太催泪…… 陕西省公安厅案件通报(2009) 央视《面对面》节目(2018) 新华社电稿(2018。5。3) 《人民日报》报道(2018。5。5)
陕西一女子1988年丢了儿子,为了找娃,她跟丈夫离了婚,32年后,她终于在四川找
天地菜男
2025-07-05 19:11:45
0
阅读:3242
金豆的妈妈
养父缺大德了
快乐乘渔
三岁孩子不离手
老宋
买孩子的是最大的罪鸟,无有买的哪有人贩子
简单
拐卖人口的贩子应该抓住一个就枪毙一个
烟火
拐买人口贩子为什么抓住很少枪毙的因为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是默许的。
用户10xxx25
严厉打击拐卖者,才是根本!
金手指gjs
她儿子养父的这张照片是从哪里来的?
冬天的阳光
人贩子也不追查了?
江南风
泪奔了!
用户10xxx74
打拐进步?
shi赫
人贩子在日本生存不了看看日本的小学生都是自己上学家长是不送的这就是原因
轻云
人贩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