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查玉升军长正在书房里看报纸,儿子突然闯进来说“我想和妹妹去下关转转,

啸鹰评论 2025-07-04 07:46:18

1962年,查玉升军长正在书房里看报纸,儿子突然闯进来说“我想和妹妹去下关转转,您能安排车送我们去吗?”查玉升军长说:你们去下关我同意。但不能坐我的车去!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在家中温和的父亲,曾是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猛将。 1931年,17岁的安徽六安青年查玉升参加红军时,只是个背着步枪的普通战士。但他很快展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引起了陈赓的注意。 1938年山西祁县发生的一次锄奸行动,让查玉升在太岳军区声名鹊起。当时日军占领祁县后,当地汉奸为虎作伥,残害抗日家属。 时任营指导员的查玉升带着两名战士夜入敌占区,处决了为害一方的汉奸头目,并在现场留下“锄奸者,查玉升是也”的字迹。这一行动极大震慑了当地的投敌分子。 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的关家垴战役,成为查玉升军事生涯的重要节点。772团团长谢家庆牺牲后,时任副团长的查玉升临危受命接任。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查玉升右腿负伤仍坚持指挥到底。战后刘伯承在总结会上特别表扬了16团的顽强作风,查玉升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认可。 1955年全军授衔时,与查玉升齐名的周希汉、李成芳、陈康都获授中将军衔,唯独他是少将。面对这一结果,查玉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起长征路上牺牲的战友,我能活着看到新中国,已经很知足了。” 这种豁达的心态与他战场上的勇猛形成鲜明对比,查玉升打仗时勇猛如虎,平时却最见不得百姓受苦。三年困难时期,他把自己的特供粮票都换给了生活困难的彝族乡亲。 晚年的查玉升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他的书房里长期悬挂着陈赓大将的照片,常对子女说:“没有陈司令就没有我查玉升。” 2005年,90岁的查玉升在昆明逝世。葬礼当天,数百名老兵自发前来送别这位老战友。时任国防部长迟浩田送来挽联:“战功赫赫,本色巍巍”。 这八个字或许是对查玉升一生最恰当的概括,从17岁参军的青涩少年,到身经百战的开国少将,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查玉升虽然没有获得最高的军衔,但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精神。无论是战场上的勇敢无畏,还是和平时期的严于律己,都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格。 查玉升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不在于获得多少荣誉,而在于在关键时刻能否挺身而出,在平凡岁月中能否坚守初心。他的一生,正是千千万万革命军人的缩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666] 参考资料: 《决战朝鲜》 《军神刘伯承》 《陈赓日记》 《解放军报》 《太岳抗日根据地史》 《八路军抗战秘档》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啸鹰评论

啸鹰评论

每天分享,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