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所高校采购了4台空调,共计66万。有人发帖称,其价格远高于市场价。结果校方回应,此空调为精密空调,不同于普通民用空调。
据第一财经7月1日报道,有网友发帖称,吉林一所高校采购的数据中心机房空调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这一消息引发众人关注。 该网友指出,此次共采购4台空调,最贵的1台价格为22.6万元,另外1台5.5万元,还有2台总价38万元,认为这样的定价过高。
网友们纷纷表示惊讶:自家空调1万到2万元就算价格较高的了,为何高校采购的空调竟高达几十万元?这究竟是什么空调?其价格是否真的远超市场价? 校方得知此事后迅速回应,称此次采购的是精密空调,与普通民用空调不同,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大家对精密空调感到好奇,想知道它与普通空调有何差异,希望校方给出更具体的说明——几十万元的空调到底是什么样? 随后,校方进一步解释,这些机房空调用于保障校园网络服务器的正常运转。通俗来讲,当服务器面临过热风险甚至可能导致网络瘫痪时,就需要依靠这些空调散热。 经此解释,众人对精密空调的用途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机房空调采购价格是否高于市场价”仍存疑虑。
虽然精密空调与民用空调不同,但其价格应有合理区间,高达22.6万元一台的价格,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 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在于:若最终证实采购价格确实处于合理范围,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该如何处理?
一、高校采购精密空调价格远高于民用空调,如何判定价格是否合理? 《政府采购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在招标采购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废标:
(一)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
(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三)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四)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的。
另外,采购应遵循公平竞争原则,采购价格应在合理市场区间内 。
判定高校采购精密空调价格是否合理,首先要看采购流程是否合规,是否有多家供应商参与竞争。可以参考同类精密空调在市场上的价格区间,若远超市场正常报价,且无合理理由说明价格差异,那么采购价格可能不合理。同时,若高校采购预算有限,供应商报价超出预算,也不符合规定。 二、如果高校采购价格确实高于市场价,相关责任人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 《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一)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
(二)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三)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
(四)在招标采购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五)中标、成交通绩尚未 [原文疑似有误,可能为“结果”] 产生之前签订采购合同的;
(六)擅自扩大采购范围的。
若高校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是因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友谋利,导致国家利益受损,且达到一定程度,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以亲友非法牟利罪论处。若只是一般的违规操作导致价格偏高,未构成犯罪的,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责令改正、警告、罚款、行政处分及通报等处罚。 三、公众对高校采购价格存疑,有权要求公开哪些采购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
《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政府采购信息,是指依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制度规定应予公开的公开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单一来源采购公示、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政府采购合同公告等政府采购项目信息,以及投诉处理结果、监督检查处理结果、集中采购机构考核结果等政府采购监管信息。
公众有权要求高校公开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了解采购项目基本信息、投标人资格要求等;中标结果公告,明确中标供应商及价格等;采购合同公告,知晓合同主要条款,包括价格、交货时间等。通过这些信息,公众能监督采购过程,判断价格是否合理 。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