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钱七虎将军的儿子参加高考落榜,有人建议他走政策,他的儿子就可以被照顾录取,但钱七虎却说:不用了,就让他去上中专吧!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2年夏天,钱七虎的儿子参加高考,成绩没有达到录取线,这个时候,有人出主意说,以钱七虎的身份,给相关单位写个条子,走走政策,孩子还是可以进大学的。 这种情况在当时并不少见,干部、专家子女高考落榜后,通过政策照顾进入高校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在军工系统、科研系统,家属“走关系”并不算忌讳,甚至被默认为理所当然。 钱七虎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只是说,去上中专吧,这句话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也没有引起什么批评,但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决定。 他从不觉得自己可以、也应该为家人开一条不一样的路,在他心里,什么是公,什么是私,分得清清楚楚。 其实他一直是这样生活的,1982年,他在南京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院的院长,他母亲年纪大了,他把老人接来一起住,有一天,母亲想去南京夫子庙看看,单位有车,有人提议说派车接送,既方便也舒适。 他没有同意,他推来一辆自行车,把母亲载着在城里转了一圈,有人不理解,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但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只是不愿意用单位的资源满足个人的需求,哪怕是一趟再普通不过的出行。 钱七虎的这种坚持,贯穿他的一生,他生活简朴,习惯节省,他和老伴在单位食堂吃饭时,经常只点一份最便宜的套餐,两人一起吃,他说吃多了浪费,也吃不了。 他总会看着邻桌的剩饭,轻声提醒别人下次拿少点,别糟蹋,这不是责备,而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他小时候家里穷,摆摊糊口,三顿饭都不踏实,哪敢浪费。 有一次,他和秘书出差到新疆,穿的衬衫袖口已经磨破,线头露在外面,他把袖子卷起来,说晚上缝缝还能穿,他穿的多是军装,便装很少添置,手里那个黑色的手提包用了十几年,皮革早已旧了,也不换。 他觉得,只要能用,就没必要换新的,他常年坚持坐经济舱出行,即使按规定他完全可以坐头等舱,他还攒里程,想着可以换张机票给别人用,他认为国家的钱来得不容易,用科研经费更要省着点。 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他,奖金是800万元,他没有留下,全部捐出,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没有解释太多,他觉得,有些事自己知道就够了。 这不是第一次他捐款,几十年来,他陆续把省下来的钱捐出去,总额累计超过一千六百万元。 他自己生活仍然俭朴,穿旧衣,坐经济舱,吃普通饭,他的同事、下属早已习惯了他的风格,有的甚至受他影响,悄悄地也跟着节省起来,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动。 钱七虎从不把自己当成什么“大人物”,他做事靠自己,做人也有一条明确的界限,他的原则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他对家人从不优待,对自己更是严格。 他儿子没能考上大学,他觉得那就去读中专,只要踏实学习,中专照样能有出息,他没有把孩子送进大学,但也没有因此懊悔或犹豫。 他知道,这样做不是为难孩子,而是在教孩子一件更重要的事:人生不能总靠别人铺路。 他的这一做法,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写进什么报道,但那年,他所在的单位把他拒绝条子的复印件留下来了。 几十年过去,这件事成了军校教育里讲原则的一则案例,儿子后来凭着自己的努力,在技术岗位上干得也不错,没有因为起点低就一蹶不振,而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这一切背后,是钱七虎几十年来形成的价值观,他出生在战乱中,从小吃尽苦头,靠着读书一步步走上科研一线,他参与我国多项国防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在核试验区收集数据,在地下工程中提出关键方案。 他的科研成果撑起了国家的防护体系,他的生活方式却始终朴素如初,他不讲大道理,也不打感情牌,只是用行动告诉别人,什么叫坚持原则,什么叫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1982年那一次拒绝,只是他众多决定中的一件小事,但也许正是这一件小事,让人真正看到了他心里那把标尺,钱七虎从不说自己多高尚,可他一生的选择,已经说明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他没有为儿子找后门,却给了儿子最重要的东西——做人要靠自己,规矩比关系重要,这不是一句话,这是他用一生的行动写下的答案。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清风在线——清正廉洁楷模——钱七虎
1982年,钱七虎将军的儿子参加高考落榜,有人建议他走政策,他的儿子就可以被照顾
如梦菲记
2025-07-02 11:22: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