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秋天,一位志愿军战斗英雄面临死刑,行刑前一刻,一名朝鲜姑娘突然冲上前,

品古观今呀 2025-05-23 10:17:39

1953年秋天,一位志愿军战斗英雄面临死刑,行刑前一刻,一名朝鲜姑娘突然冲上前,紧紧抱住他不放。彭老总了解情况后,果断说:“那就让他们结婚!”

1953年秋天,朝鲜战场的枪声已经渐渐平息。一处河滩上,志愿军炮兵营长袁光亮双手被绑,站在行刑队伍面前。

士兵们低着头,空气里只有小雨落地的声音。就在指挥官准备下令开枪的时候,一个穿红裙的朝鲜女子冲了出来,跪在袁光亮面前,双手张开挡住枪口。

她的泪水流下来,嘴里喊着谁也听不懂的话。现场的士兵愣住了,指挥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件事很快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听完情况,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一句:“让他们结婚吧。”

袁光亮不是普通士兵。他二十多岁就当上了志愿军炮兵营长,带兵打仗从不含糊。早年在国内,他参加过平津战役,那时候他还是个年轻的炮兵连长,带着部队支援前线,火力打得准,帮步兵打开了好几个突破口,部队得了集体二等功。

1950年入朝作战后,他因为指挥冷静,几次在美军空袭下保住阵地,很快被提拔为师直属炮兵营的营长。战场上,他是英雄,可军纪面前,他跟所有人一样,得守规矩。

事情得从1952年冬天说起。那年冬天,朝鲜的雪下得特别大,美军的飞机天天轰炸,志愿军的补给线被打得七零八落。袁光亮带部队转移阵地的时候,敌机突然飞过来扫射。

他被弹片打中,滚进了一个沟里,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破旧的朝鲜民房里,身上裹着布条,伤口涂了草药,屋子里有股淡淡的药味。救他的人叫金真玉,是个朝鲜村里的姑娘。

战争把她的家毁了,父母和兄弟都没了,她一个人活下来,靠着采草药、帮志愿军做事,撑着自己的一口气。

金真玉照顾袁光亮整整一个星期,没怎么合眼。她从山里找来草药,熬成药膏给他敷伤口,还得躲着美军的巡逻队。袁光亮伤好了一些,能下地走了,就开始帮她干活,挑水、劈柴,腿还瘸着也要把院子收拾干净。金真玉做饭给他吃,饭菜简单,但每次都留一份给他。

两人的话不多,语言也不通,可眼神对上,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时间长了,袁光亮看金真玉的眼神不一样了,她递过来的布巾,他接的时候手会停一下。

志愿军的纪律很严,早就说过不许跟朝鲜女子有私人感情。这不是随便定的规矩。朝鲜的男人死伤太多,要是志愿军跟当地女子结婚,可能会让朝鲜的人口更难恢复。袁光亮知道这个道理,伤好回部队后,他尽量让自己不去想金真玉。

可感情这东西,哪是说忘就忘的。他有时候会找借口去村子附近,说是查地形,其实就是想远远看她一眼。金真玉也常在早上或傍晚,装作路过部队的路口,把煮好的鸡蛋或者野果放在石头上,然后悄悄走开。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个月,停战谈判已经差不多了,袁光亮想着等仗打完就彻底断了联系。可就在这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金真玉怀孕了。袁光亮听到这个,脑子一片空白。他知道这事有多严重,之前就有军官因为跟朝鲜女子私下往来被枪毙了。

他想了很久,决定自己去坦白。他写了检讨,交到上级,承认自己跟金真玉的事,也说了孩子的事。

军事法庭很快就开了庭。袁光亮的档案里记着好几次立功,可军纪不讲情面。法庭讨论了几天,定了死刑,马上执行。消息传开,部队里的人都觉得可惜,但没人敢多说一句。那时候,纪律比什么都重要。

行刑那天,金真玉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她不顾一切冲到袁光亮面前,用身体护着他。她的举动让执法的士兵停下了动作,指挥官也犹豫了。

消息一级级往上报,最后到了彭德怀那里。彭德怀想了想,觉得袁光亮是个好战士,金真玉也是个有情有义的姑娘。他最后决定,破例一次,赦免袁光亮的死刑,准许他们结婚。

朝鲜方面没反对,金真玉跟着袁光亮回了中国。1954年初,他们在沈阳安顿下来。金真玉在医院生了个男孩。护士说,她生孩子的时候,手里一直攥着一块旧手帕,上面绣着一朵花,是她从朝鲜带来的。袁光亮继续在部队服役,金真玉学着说中国话,慢慢适应了新的生活。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