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缴获了两挺重机枪,可惜没子弹,派不上用场。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时,一个战士赶着粪车笑呵呵地说:“别嫌脏,这车里全是子弹!”
张士钊和杜全德推着满载粪水的板车,缓缓靠近徐州城门,守门的日军士兵远远闻到刺鼻气味,皱着眉头挥手催促他们快走。 1943年的山东,八路军在一场战斗中缴获了两挺日军九二式重机枪,部队上下都为这难得的战利品兴奋不已。 这两挺重机枪威力巨大,能在战场上压制敌人火力,但很快大家发现一个问题,部队手里没有匹配的子弹,武器只能闲置。 廉纯一作为部队负责人,为这事整日发愁,他甚至考虑过带人偷袭日军军火库,但城内守卫严密,风险太大,只好作罢。 就在部队一筹莫展时,当地农民张士钊听说了这事,他平日里常帮八路军传递消息,对部队的难处感同身受,决定帮一把。 张士钊找到自己的老朋友杜全德,一个在徐州城里跑运输的车夫,杜全德对城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也早就想为抗战出力。 两人商量后,决定冒险潜入日军军火库,他们蹲守了几天,发现军火库院墙下有一个隐蔽的狗洞,瘦小的人能钻进去。 张士钊和杜全德瞅准时机,趁夜色从狗洞爬进军火库,搬出了十几箱子弹,动作轻得连院里的野狗都没惊动。 子弹到手后,运出城成了最大难题,城门口的日军和伪军盘查严格,带这么多箱子出去,稍有差池就会暴露。 杜全德想了个办法,他找来几只装粪的大木桶,还弄了些干稻草,准备用粪车掩盖子弹,伪装成运粪的车辆。 他们先把子弹箱整整齐齐码在板车上,用干稻草塞满缝隙,再把粪水小心浇在箱子和稻草上,盖上几担粪肥。 为了让伪装更逼真,杜全德和张士钊还在自己身上抹了粪水,忍着恶臭,确保日军不会起疑心。 天刚亮,两人推着板车走向城门,远远的,守卫的日军就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皱着眉头催他们赶紧离开。 一个日军士兵走过来盘问,杜全德装作老实巴交的样子,指着板车说是运粪出城,还故意要掀开粪桶。 日军被臭味熏得连连后退,挥手让他们快滚,旁边的伪军也躲得远远的,生怕沾上一点脏东西。 就这样,张士钊和杜全德推着装满子弹的粪车,顺利通过盘查,大摇大摆走出了徐州城门。 出了城几里地,确认没人跟踪后,两人瘫坐在地上,擦掉额头的汗水,互相看看对方狼狈的样子,笑了起来。 子弹送到八路军驻地时,战士们都愣住了,廉纯一听完两人运送的经过,紧紧握住他们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 战士们七手八脚地把子弹箱从粪水中搬出来,小心擦拭干净,那些原本散发恶臭的箱子,成了部队最宝贵的财富。 没过多久,两挺九二式重机枪装上子弹,在战场上重新发挥作用,每次开火,都能让日军阵线乱成一团。 张士钊和杜全德的行动,让部队在物资匮乏的困境中找到突破,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战增添了一份力量。 普通人在抗战中的贡献,常常被历史忽略,但正是这些默默付出的平凡人,用自己的行动支撑了部队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