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著名作家老舍被妻子举报,随后被一群人带走,刑讯殴打了一整天。傍晚,老舍遍体鳞伤回到家,但无论他怎么敲门,始终没有人为他开门。老舍在黑暗中徘徊了许久,最后绝望地投湖自尽。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见惯了生活的艰辛,这也让他后来的作品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的关注。他写出了《骆驼祥子》和《茶馆》这样的经典,笔锋幽默又犀利,总能把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写得入木三分。他的文字接地气,带着浓浓的北京味儿,读者一看就觉得亲切。他被称作“人民艺术家”,不是没道理的,他的作品就是普通人生活的镜子,照出了苦难,也照出了希望。 他年轻时家里穷,父亲早逝,母亲拉扯着他长大。这份苦日子让他对社会底层的苦难感同身受。他后来考上了师范,当过小学校长,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写作。1924年,他开始发表小说,慢慢在文坛站稳了脚跟。到1930年代,他已经是国内数得上的作家了。《骆驼祥子》里那个拼命拉车却越拉越惨的祥子,成了无数人心里的痛。他的《茶馆》更牛,把几十年的社会变迁塞进一个小茶肆里,写得人直叹气。他的幽默不是逗乐的那种,而是让人笑着笑着就想哭的那种。 老舍和胡絜青的缘分始于1930年代。那时候,两人因为都喜欢文学走到了一起。胡絜青不是普通人,她是齐白石的弟子,画画很有天赋。两人结婚后,一度被文坛传为佳话,外人看着挺般配。他俩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生儿育女,也算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胡絜青比老舍小几岁,长得文静,性格也好,俩人刚结婚那会儿,真有点才子佳人的意思。 1938年,老舍在武汉工作时认识了赵清阁。这是个有才华的女人,跟老舍一样喜欢文学,俩人聊起来特别投缘。那时候老舍跟胡絜青的婚姻已经有点冷淡,赵清阁的出现就像一缕新鲜的风,让他心里起了波澜。赵清阁比老舍小不少,听说长得也好看,关键是她懂老舍,能跟他聊文学,聊人生。他们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断断续续持续了好几年。 老舍对这段感情挺认真,甚至试过挽回,可赵清阁这边也有自己的顾虑。她是个独立的女人,不想完全依附老舍,俩人之间有感情,也有距离。他们没公开在一起,但私下里联系不少。听说老舍给她写过信,字里行间全是真情。可这段感情注定没结果,最后还是散了。这段婚外情在当时不算什么秘密,圈里人都多少知道点。可谁也没想到,这事多年后会成为老舍人生崩塌的导火索。 赵清阁后来没嫁人,有人说她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老舍。她跟老舍的感情,可能是他婚姻之外的一场安慰,可这场安慰,最后却成了他的劫。 到了1966年,老舍的生活彻底翻了天。那年,胡絜青把老舍跟赵清阁的旧事翻了出来,直接举报了他。结果老舍被人带走,挨了一整天的打。谁带走的,为什么下那么重的手,这些细节现在不好细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老舍那一天受了非人的折磨。他那时候已经67岁,身体本来就不好,挨了打之后,整个人都垮了。 傍晚,他满身伤痕回到家,想进门喘口气,却发现门锁得死死的。敲了半天没人开,他站在门外,估计心里全是茫然和绝望。那一刻,他可能觉得自己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了。胡絜青为啥不开门,是怕了,还是恨了,谁也不知道。夜越来越深,他在黑暗里转了很久,最后走到湖边,一头扎进去,结束了自己的命。那天是8月24日,老舍就这么走了。 他的死不是冲动,是失望攒够了。他受了打,回了家,连门都进不去,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估计谁都扛不住。他选择投湖,可能就是想给自己一个解脱。 老舍走了,文坛炸了锅。他的死让很多人震惊,也让他的作品变得更沉重。他的书流传下来,至今还有人读,有人研究,影响力一点没减。《骆驼祥子》里的苦命人,《茶馆》里的世态炎凉,都成了他留给后人的财富。可他的离去,也让身边的人陷入了不同的境地。 胡絜青后来继续画画,日子照过,但她心里肯定不好受。举报老舍这事,她可能也没想到会闹成这样,估计自责了好多年。她活到1980年代,晚年不太提老舍,但从她的画里,能看出点心事。她不是坏人,可这一步走得太狠,把老舍推下了深渊。 赵清阁那边更惨,她一辈子没嫁,天天给老舍上香,到1999年去世前,还把俩人的信全烧了,像是要把那段感情彻底埋葬。她心里有多苦,外人猜不到。她跟老舍的缘分,成了她一生的念想,也成了她一生的痛。三个人的故事,就这么散了场。
1966年,著名作家老舍被妻子举报,随后被一群人带走,刑讯殴打了一整天。傍晚,老
文山聊武器
2025-05-20 19:22: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