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年的一个夜晚,一名仅有14岁的女子,被一群太监用被子包裹着扛在肩膀上,急

历史档案揭秘 2025-05-19 10:40:16

1701年的一个夜晚,一名仅有14岁的女子,被一群太监用被子包裹着扛在肩膀上,急急忙忙地送入了康熙的寝宫。 那年深秋的紫禁城飘着冷雨,一群太监缩着脖子快步穿过长廊,他们肩上扛着用锦被裹住的少女,直奔康熙爷的寝殿。 被子里头的高氏刚满十四,身子骨还没长开,这会儿吓得直打哆嗦,按照大清选秀的规矩,十三到十七岁的姑娘都得进宫待选,她这个年纪搁在选秀场上不算小了。 高家祖上出过读书人,她爹高廷秀是江南小有名气的书法家,虽说家里头挂着几幅字画,可说到底还是汉军旗的出身。 自打顺治爷入关坐稳江山,朝堂上要紧的官帽子都扣在满人脑袋上,康熙爷嘴上说着满汉一家亲,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汉官在朝堂上也就是个摆设,宫里头选进来的汉军旗秀女,十个有九个熬到白头也见不着皇上。 那晚被抬进乾清宫的高氏心里头直打鼓,她听说过宫里的规矩——得了宠幸就能翻身,可更多姐妹伺候完皇上就被忘到脑后。 前头住储秀宫的陈答应,伺候过康熙爷一回就再没下文,如今三十出头的人天天在冷宫门口扫落叶。 伺候人的老太监们早看透了,私下嚼舌头说汉军旗的姑娘能爬上龙床就算祖坟冒青烟,想要封号赏赐那是做梦。 要说宫里也不是没出过奇迹,乌雅氏当年入宫就是个包衣奴才,说白了就是伺候主子的下等人。 可人家命好,伺候康熙爷没两年就怀上了龙种,生的四阿哥后来成了雍正皇帝,如今乌雅氏在慈宁宫吃香喝辣,满宫里的娘娘都得管她叫皇太后。 这事成了宫里的活教材,新来的小宫女们夜里咬耳朵,都说乌雅氏是麻雀变凤凰的活例子。 高氏头回侍寝后没敢抱指望,可奇了怪了,隔了不到半月敬事房又来抬人,康熙爷像是尝着新鲜似的,隔三差五就翻她的绿头牌。 转眼到了1702年开春,太医院诊出喜脉,高氏肚子争气生下了十九阿哥,按说生了皇子该给个名分,可内务府那边静悄悄的,连个答应都没给封。 屋漏偏逢连夜雨,十九阿哥没养到三岁就夭折了,高氏哭得死去活来,倒是康熙爷念旧情,没过半年又让她怀上了。 这回生的是个格格,可小丫头片子没出月子就断了气,高氏在长春宫里整日以泪洗面,伺候的宫女都以为她要失宠,谁成想康熙爷照旧隔月就来。 等到生下二十阿哥那年,高氏在宫里已经熬了八个年头,眼瞅着乌雅氏靠着儿子封了德妃,自己这边连着生了两儿一女,可内务府的册封文书始终没影。 二十阿哥刚落地就被抱到阿哥所,高氏想见孩子还得递条子请示,宫里嘴碎的太监背地里笑话,说她生了三个崽子也没混上个名号。 康熙爷驾崩那会儿,高氏在宫里的日子更难熬了,新登基的雍正皇帝忙着收拾八爷党,哪有闲心管先帝留下的女人。 那些早年间嫉妒她的嫔妃开始使绊子,克扣份例、指使奴才甩脸子都是家常便饭,要不是乌雅氏当了皇太后照应着,高氏怕是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要说乌雅氏也是念旧情的人,自个儿当上皇太后没两年,就下旨让雍正尊封高氏为"皇考秀贵人"。 虽说就是个虚名,可有了这个封号,内务府再不敢克扣月例银子,等乾隆爷坐稳龙椅,又把这位庶祖母尊为"皇祖襄太嫔",高氏最后在寿康宫活到七十三,算是得了善终。 要说这事也透着古怪,康熙爷活着的时候宠了高氏小二十年,临了连个答应都没给。 倒是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看在老太妃的份上给了体面,宫里头老嬷嬷们私下议论,说康熙爷不是不想给名分,实在是前朝满汉之争压着——汉军旗的女子要封嫔封妃,满蒙八旗的老臣能闹翻天。 高氏这辈子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又没赶上好时候,前半辈子得宠却无名分,后半辈子靠着新皇施恩才得安稳。 (信息来源:《清史稿·后妃列传》、《清实录·圣祖实录》、《清代内务府档案》)

0 阅读:56
历史档案揭秘

历史档案揭秘

揭秘历史档案,还原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