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1933年,国民党在黄袍山大肆搜捕红军干部。
毛主席恰巧就在黄袍山。
国民党一副胜筹在握的模样,认为毛主席在围追下一定插翅难飞。
好在,毛主席之前来过黄袍山。
不仅和该地的村民展开了紧密的联系,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十分熟悉。
就这样,他来到了一家院子里。
这个院子的主人是一位农妇,名叫黄菊喜。
早在多年前丈夫就离开了人世间,只留下她和孩子们。
那艰苦时期,黄菊喜一个人养好几个孩子,勉强能解决温饱。
时间一晃而过,孩子在她的照顾下逐渐长大成人。
也算是熬过了那段苦不堪言的生活。
至于和毛主席相识,是因为黄菊喜对革命工作十分支持。
除了这,还有一个原因。
毛主席与黄菊喜的儿子十分相像。
自从与黄菊喜相识,毛主席就特别信任她。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毛主席藏到了黄菊喜院子里。
此时的黄菊喜正在院子中忙碌手上的事情,见到毛主席急匆匆的样子,瞬间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得知有人穷追不舍的时候,她毫不犹豫让毛主席藏在屋里面。
还告诉毛主席,不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出来!
随后,黄菊喜强装镇定走了出来。
别看她和毛主席说话一脸平静,内心实际上害怕极了。
害怕毛主席被敌人发现,更害怕敌人一言不合大开杀戒。
黄菊喜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在那个年代,敌人二话不说就是拿刀威胁。
没过多久,敌人就来到了黄菊喜所在的村庄。
他们面目狰狞,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带队队长威胁村民们老实交出共产党,一旦查出来,后果自负。
说完便来到一个小男孩面前。
将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面对敌人的威胁,村民们感到极大的压力和恐惧。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曾开口。
眼看着每一个人说话,敌人恼羞成怒。
在他举起刀的那一刻,黄菊喜跑了过来。
她毫不犹豫地走到敌人面前,偷偷的告诉他们,要抓的人就在自己的家里。
敌人瞬间笑开了花。
一旁的村民疑惑之际,但转念一想,谁成为叛徒,黄菊喜一定不会。
没一会的功夫,敌人在黄菊喜的带领下,来到了院子里。
黄菊喜用手指向屋内的“毛主席”。
告诉敌人,他就是共产党。
敌人没有多想,压着“毛主席”转身离开。
来到村口后,当着村民的面将其处决。
这个时候,村民们发现,被处决的根本不是毛主席。
而是和毛主席长得很像的男子。
也就是黄菊喜的亲生儿子!
黄菊喜之所以将儿子交出来,不仅是为了保护村子,更是为了保护毛主席。
正是因为她的大公无私,村子才没有被敌人踏平,毛主席才得以安全撤离。
待敌人走后,黄菊喜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绪。
她瘫坐在地上,泪水止不住的流。
嘴里念叨着对不起。
作为孩子的亲生母亲,黄菊喜的心怎会不痛。
只是没有办法罢了。
她所做的一切,毛主席和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毛主席邀请黄菊喜参加开国大典。
黄菊喜总说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但大家都知道,正是因为她当年的舍儿救毛主席,才有了后续的故事。
可以说,她的贡献很多,多到三言两语根本无法概括。
所以,黄菊喜值得。
值得参加开国大典,和毛主席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
值得被人们永远铭记。
她为革命所做的一切,人们永远都不会忘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清晰明了。
永不言弃
功大于天[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