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

运赛过去 2025-07-22 18:52:32

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 台 —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决书上批了一个“耻”字,而李玉堂同样高呼:“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 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决书上批了一个“耻”字,而李玉堂同样高呼:“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这声呐喊刺痛人心,一个抗战英雄为何落得如此下场?从岳麓山浴血奋战,到海南战役的无奈撤退,再到台湾的冤狱,他的一生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真相背后,政治的阴霾如何吞噬了这位“泰山军”军长的荣光?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沉重的历史。 李玉堂,1899年出生在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家里有点田产,算得上殷实人家。7岁进私塾,15岁考进振华高等小学,书读得不错,后来还上了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他站出来带头抵制日货,咬破手指写血书,喊着“良心救国”,点燃了乡亲们的爱国热情。1921年他投身晋军,练过炮兵,1924年考进黄埔军校一期,成了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和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并称“山东三李一王”。那会儿的他,满腔热血,只想为国效力。 北伐战争打响,李玉堂从见习排长干起,1925年东征惠州,冲锋在前,拿下城池,升了营长。1927年龙潭战役,他带队突破敌阵,得了孙中山颁的银盾,肩上也扛上了少将旅长的军衔。抗战爆发后,他在淞沪、台儿庄打得日军满地找牙,1938年升第八军军长。1939年,江西武宁棺材山,他率部挡住日军第六师团,硬拼八天八夜,部队伤亡惨重,但他寸步不退,得了“泰山军”的名号。1940年当上第十军军长,第三次长沙会战,他死守岳麓山,干掉日军6000多人,俘虏2000多,1942年拿下青天白日勋章,风光一时无两。 可谁能想到,这位抗战英雄的命运在1949年后急转直下。海南战役,国民党大势已去,李玉堂奉命驻守,部队却士气低落,粮草短缺。中共地下党员陈石清通过李玉堂的妻子陈伯兰联系他,劝他起义。他思量再三,同意起义,写下密信,派人送往香港,辗转交给广州的解放军司令部叶剑英。叶剑英批了“火速起义”,但海峡阻隔,消息没送回来,海南已经解放。李玉堂带着十几个亲信,乘快艇逃到台湾,以为能喘口气,没想到这却是他悲剧的起点。 1950年,台湾的白色恐怖正如火如荼,蒋介石对从大陆撤回的将领疑心重重,尤其是没沾过共军血的,都成了眼中钉。李玉堂的副官李刚,原是中共地下党员,化名魏天民,上海战役立过功,潜入三十二军。特务截获李玉堂写给陈石清的信,信里让他赶紧跑路避祸,却被扣上“通共”的帽子。李刚被抓后受尽酷刑,熬不住招了陈氏兄妹劝李玉堂起义的事。特务顺藤摸瓜,把李玉堂、陈伯兰、陈石清全抓了。审讯时,李玉堂被押在台北一处地牢,审判官钱大均翻着卷宗,先判了七年,后来改成十五年。判决书送到蒋介石案头,他提笔写了个“耻”字,还划了波浪线,分明是要置人于死地。 陈伯兰听说丈夫要被枪毙,抱着青天白日勋章跑到总统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雨水打湿她的衣裳,她嗓子都喊哑了,见人就说李玉堂在长沙怎么拼死杀敌,可没人敢搭腔,总统府的门始终没开。1951年2月5日,农历除夕,李玉堂、陈伯兰、陈石清被押到碧潭刑场。行刑时,李玉堂站得笔直,胸前的弹疤诉说着抗战的血泪,他高喊:“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枪声响后,三人倒下,勋章从陈伯兰手中滑落,滚进草丛,无人问津。 李玉堂死后,蒋介石下令封口,军中老兄弟大多不知道他已被处决。第十军的老部下方先觉等人后来听说,聚在一起洒酒祭奠,个个沉默不语。那几年,台湾的空气都透着寒意,孙立人被软禁,白崇禧家门口全是特务,谁敢多说一句?李玉堂的养女李国英带着他的半截日记去了上海,日记最后写着:“抗战易,内战难,最难是为‘党国’捐躯后,还要被骂作‘耻’。”这话像刀子,扎得人心里生疼。1983年,山东查清了李玉堂的起义意向,报国务院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04年,台湾当局重审旧案,给他和陈伯兰发了“恢复名誉证书”。碧潭刑场的血,过了几十年,终于洗清。 这事让人唏嘘,一个抗战杀敌的英雄,愣是被自己人扣上“耻”的帽子,枪毙在除夕夜。你说这“耻”字,到底该刻在谁身上?

0 阅读:195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