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7日约1时左右,增援金门岛的我246团团长孙云秀所率的幸存的50余名战士,在双乳山附近时,被围剿过来的蒋军发觉,遂继续突围转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的剩余部队退到了金门岛,为了实现全国的解放,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朝着金门岛的方向继续前行。
10月24日,解放军指挥部决定派出244、251、253三个团作为第一梯队乘船进攻金门。
似是上天有意相助,夜黑风高,没有月色,海上一片黑漆漆,解放军船只缓缓朝着金门岛的方向驶去,在即将抵达既定地点之时,意外发生了。
国民党的巡逻部队失误触发了自己埋下的鱼雷,巨大的爆炸声引起了金门岛哨兵的注意,他们将探照灯朝着海面上四处扫去,解放军的战士暴露在了敌人的灯光之下。
敌军迅速警戒,解放军的部队别无选择,只能强行登岛。
登岛后的三个团计划都被打乱,只能各自为战。
最先在垄口登陆的244团被国民党的装甲部队阻击,伤亡惨重;而251团在古宁头成功登岛;253团在湖尾登岛,并且将消息传递给了叶飞将军。
解放军大多陆战经验丰富,对于海上变化情况不甚了解,本以为有两路人马登陆成功,已经胜利在望,却未曾想到因为海水退潮,抢滩船只都被陷在了沙滩之中。
为了让登陆的解放军战士可以顺利前行,负责掩护的炮兵部队朝着金门的方向猛轰,但是距离较远,最终也未能给金门岛上的守军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
蒋介石十分看重金门岛的地理位置,不断地调派援军出发前往金门岛,更是调动了空军部队对金门岛上的解放军战士进行轰炸。
我军攻岛的三个团打得越来越吃力,战局对解放军极其不利,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
解放军指挥部中,领导们激烈的讨论如何增援,此时福建的许多渔民百姓并不了解解放军,他们也丝毫不配合解放军的工作,很多渔民都躲在沙滩上瑟瑟发抖,船只数量稀缺,而解放军的大部分战士却都不熟水性,很难开船登岛救援。
但我们亦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战士们被困在水火之中,而做到冷漠无视,最终决定由一人带领少量战士前往增援。
值此危急关头,246团团长孙云秀同志挺身而出,带领着400名战士增援金门。
他深知这次凶多吉少,但是他依旧抱着必死的决心赶赴金门岛,临行前他让人给自己家乡的父母妻子留下口信,若是他牺牲,便让妻子改嫁他人。
孙云秀带领的部队成功登陆金门,一路上躲开了国民党的追捕,并且与岛上被困的战士取得了联系。
孙云秀带来的人一度改变了金门岛上的战局,却终究敌不过国民党部队人多势众,解放军又陷入了僵局之中。
几位团长深夜在山沟内召开了会议,研究出最新的作战计划,登岛部队9000人,现在已经损失了5000余人,如果剩下的4000千人据守在一处,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他们决定将部队分散开,以游击战的方式和蒋军开展斗争。
10月27日,孙云秀手下仅剩下50人,他带着这些人继续突围,万万没想到,在双乳山附近,被围剿的蒋军发现,无奈他们必须拼死突围。
然而突围何其艰难,他们打光了手里所有的弹药,还是没能突破蒋军的包围圈。
孙云秀悍然赴死,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他最后用生命诠释了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豪言壮志。
而当时入岛作战的三个团的士兵也都全军覆没,三位团长均惨烈牺牲。
244团团长邢永生被俘后被蒋军残忍杀害,251团团长刘天祥在金门岛上血战三天三夜,在27日突围时被蒋军俘虏,被国民党残忍杀害;
253团团长在27日突围之时,一直隐藏于山洞之中,直到1950年1月才被俘虏,那时候的徐博外形已经与野人无异,被俘不久也被国民党残忍杀害。
自古以来,无数慷慨义士多悲歌,无论是在什么年代,都有英雄烈士以义无反顾的精神去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
天下艰难时势,必造就英雄人物,在过去的数百年之中,如孙云秀之流数不胜数,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悲歌,甚至有一些英雄人物,不知道自己的牺牲是否能够换来一个光明的未来,却依旧选择去投身于自己的理想信仰之中,从无后悔。
我们有光明璀璨之今日,依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将身赴死以换取,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代人铭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