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阎锡山等14人,乘坐的飞机,遇寒流无法上升,陈立夫劝阎锡山:“

曦月谈 2025-05-05 14:42:36

1949年12月,阎锡山等14人,乘坐的飞机,遇寒流无法上升,陈立夫劝阎锡山:“你的十几箱金条,超载了,飞机需减重。”谁知,阎锡山的做法,让陈立夫非常恼火。最终,他只能在不通电的荒郊终老。 阎锡山,山西五台人,1883年出生,早年家里有点钱,去了日本学军事,回国后一步步爬到山西老大的位置,人称“山西王”。在山西那片土地上,他说一不二,修铁路、办工厂、搞教育,把山西经营得像个“独立王国”。

可这会儿,飞机在寒流里颠簸得像片枯叶,机舱里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生死关头,阎锡山却死死护着那十几箱金条。 陈立夫急得额头冒汗,抓着阎锡山的胳膊大喊:“老阎!再不想办法,大伙儿都得交代在这儿!”

阎锡山眯着眼,扫了眼机舱里众人惨白的脸色,突然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大金牙:“我这金条可不能扔,这样,把机上的行李都扔下去!”不等旁人反应,他已经指挥手下,把同行官员的衣物、文件一股脑儿往舱外扔。

陈立夫看着自己刚买的呢子大衣被卷入风雪,气得浑身发抖:“阎锡山!你眼里就只有钱?” 飞机在减重后,终于晃晃悠悠地升上高空。可这一路,机舱里安静得可怕,没人愿意跟阎锡山搭话。到了台湾,陈立夫彻底看清了局势,国民党内派系斗争激烈,自己没了实权,又得罪了阎锡山这尊“财神爷”,日子越发难混。而阎锡山呢,靠着那些金条,在台北买了大房子,每天喝茶听戏,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陈立夫心灰意冷,不久后选择远走美国。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乡下,他租了间破旧的农舍,连电都不通。

白天,他在院子里养鸡种菜,晚上点着煤油灯,翻看从前的老照片。想起曾经在南京的风光日子,想起飞机上阎锡山那副贪婪的嘴脸,他常常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后来,他偶尔也会给台湾的老友写信,字里行间满是感慨:“当年在飞机上,扔掉的何止是行李,还有人心啊……” 而阎锡山,虽然保住了金条,却也成了众人眼中的“守财奴”。他在台湾的日子看似富足,实则被边缘化,再也没了往日“山西王”的威风。

多年后,当人们提起1949年那场惊险的飞行,总会忍不住感叹:有的人丢了钱财保了命,有的人丢了人心,就算守着金山银山,又能如何?陈立夫在荒郊孤老的结局,何尝不是那个时代无数政客命运的缩影?

0 阅读:214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