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钮扣,换上铜纽扣,随后将他装入一口普通棺材,这到底怎么回事? 1961年10月,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次会议本来是讨论经济计划和党务工作的,但最后一天却冒出了个大新闻。列宁格勒州委书记斯皮里多诺夫站出来提议,说斯大林的遗体不适合继续留在列宁墓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立刻点头同意,还让大家举手表决。结果呢?几乎没人敢反对,提议“一致通过”了。 其实,这个决定不是临时起意。早在1956年,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就扔出了个重磅炸弹——“秘密报告”,公开批判斯大林的错误,比如大清洗、滥杀无辜。这次22大不过是把批判推到了顶点,迁出遗体成了个标志性动作。可为什么非得等到1961年?这还得从赫鲁晓夫的政治算盘说起。 1961年10月31日深夜,红场上的列宁墓被封锁,一队军官在克格勃高官扎哈罗夫的指挥下开始干活。他们打开水晶棺,取出斯大林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还穿着将军服,勋章挂满胸前。军官们先把勋章摘了,然后动手把军服上的金纽扣全换成铜的。这可不是随便换着玩,金纽扣代表荣誉,换成铜的等于直接“降级”。 接着,遗体被放进一口普通的木棺,跟之前的水晶棺比起来,简直寒酸得不行。棺材钉好后,军官们扛着它走到克里姆林宫墙下,扔进一个事先挖好的坑里。坑里铺了混凝土块,填平后盖上块灰扑扑的石板,整个过程没花多少时间,连个仪式都没搞。第二天,列宁墓照常开放,但只剩列宁一个“主人”了。这事儿保密做得滴水不漏,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发生了啥。 要搞清楚这事儿为啥发生,得看看赫鲁晓夫当时在干嘛。斯大林1953年去世后,赫鲁晓夫经过一番权力斗争坐上了大位。他上台时,苏联还笼罩在斯大林的阴影下——一方面,斯大林领导苏联打赢了二战,工业化也搞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他搞大清洗,杀了无数人,连党内高层都人人自危。赫鲁晓夫知道,要站稳脚跟,就得把斯大林这尊“大神”拉下神坛。 1956年的“秘密报告”开了个头,到了1961年,赫鲁晓夫觉得时机成熟了。22大上,他不仅让大家继续批斯大林,还把遗体迁出列宁墓,直接断了斯大林的“身后荣耀”。这招既是给党内保守派一个下马威,也是向全国人民表态:苏联要换个活法了。可这步棋走得太狠,也给赫鲁晓夫自己埋下了隐患。 斯大林遗体被迁出,不是简单地挪个地方,而是苏联历史的一道分水岭。从国内看,这事儿让苏联社会松了口气。斯大林时代,数百万人在古拉格劳改营里受苦,到1953年他去世后,大批人被放出来,1960年古拉格彻底关门。被冤枉的人陆续平反,社会风气也比以前宽松了点。文化上,解冻期来了,像索尔仁尼琴这样的作家能公开写斯大林的黑暗面,民众开始敢反思过去。 从国际上看,赫鲁晓夫搞“和平共处”,想跟西方缓和关系。1959年他跑去美国,是第一个访美的苏联领导人,还跟美国谈军控,试图把冷战降降温。但去斯大林化也让党内分裂加剧,1964年,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赶下台,改革半途而废。不过,斯大林遗体迁出这件事的影响可没那么容易消散,它让苏联人开始重新思考权力、崇拜和国家的路该怎么走。
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4-28 20:05:2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