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版的射雕注定会大开大合有人说,《射雕英雄传》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肖战,因为

丹烟评娱乐 2025-01-27 12:31:22

徐克版的射雕注定会大开大合

有人说,《射雕英雄传》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肖战,因为流量明星的粉丝不是用一般人的逻辑看待一部春节档电影的。在预售环节,《射雕英雄传》就一骑绝尘,超过了其他几部影片的预售票房总合,紧接着粉丝就开始有组织地给院线施加影响,打电话要求更多排片,希望用预售票房撬动电影排片,让这部电影能够在起跑时就占据优势身位。粉丝给出的理由是:“排片不能由资本决定,要尊重观众的喜好(预售票房是证明)”。

如果你的角色是粉丝,你要做的事情其实特别简单,掏钱、安利、做数据,其他的对你都没有影响。但是饭圈之外,这些因素究竟能否影响这部影片最终的票房和口碑呢?市场证明,是不能的,因为如果能,今天你看到的所有大片,男一必是流量明星。正如肖战粉丝所说,“资本的游戏”嘛,众所周知,资本和明星没有仇。

至于肖战最终呈现的演技如何,徐克为什么会选择肖战饰演郭靖,在影片的完全体上线之前,我们都不能妄加评论。毕竟,其实香港大导演一直都挺爱流量明星的,徐克选张国荣演宁采臣时,张国荣也只是一个“万千少女宠爱的偶像明星,非科班出身的业余演员,之前大多数角色都是爱情青春片”的“顶流”——他36岁才去演程蝶衣,拿金像奖影帝时34,肖战今年也不过33,“未来可期”。

也有人说,《射雕英雄传》最大的风险是金庸IP,确实,一方面作为“全球华人的常识读物”,金庸小说的群众基础毋庸置疑,而其中融合了“大男主成长爽文+民族家国情怀”的射雕三部曲又是金庸武侠宇宙的最精华所在。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太国民化了,故事本身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再加上太多版本珠玉在前,在如今这个金庸热度已经迅速减退的时代把经典再翻拍一遍无疑是巨大的风险。

好巧不巧,“翻拍经典”恰恰是徐克的舒适区,徐克诸多名作都是对经典的翻拍,并且在经典原作上鼓捣出了新的东西且从此以徐克版本为起点,开宗立派:

徐克版《倩女幽魂》并非改编自《聊斋志异》,而是对1960年李翰祥导演的电影《倩女幽魂》的翻拍,然而从此宁采臣和聂小倩的形象被定格在了徐克这一版;

徐克编剧和监制的《新龙门客栈》也翻拍自胡金铨的经典《龙门客栈》,成为了香港影史永恒经典;

徐克版《东方不败》被“二创”到金庸大呼“再这样下次不卖你版权”,然而林青霞版的东方教主成为了最经典的形象,影响了其后所有的东方不败造型;

《智取威虎山》改编自同名样板京剧,让当时被主流商业电影几乎放弃的“红色经典”题材焕发了生机,香港动作导演+主旋律模式在之后的十几年被不断复刻……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是巅峰时期的徐克翻拍《射雕》,一定会尝试在原作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立意点,会塑造出《龙门飞甲》里的雨化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的裴东来、《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那样的炫酷超前的人物,会让华筝和黄蓉“英雄惜英雄”产生一段情愫,也会用技术和审美打造如梦似幻的名场面……但前提是,徐克还是那个徐克,是那个天马行空敢为人先侠气纵横的老怪,而不是一个随波逐流,为资本洗钱不惜消耗名头拍烂片的老朽。

从目前发布的一系列预告片上看,除了突出战争和家国情怀之外,属于徐克的个性化符号并不明显。无论如何,这部《射雕英雄传》注定会“大开大合”,不是大成功,就是大失败。

关键是,徐克还是那个徐克吗?

蛇来运转春节档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超话] 肖战[超话]

0 阅读:2
丹烟评娱乐

丹烟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