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里的那些深刻历史背景 唐探1900里有很多宝藏题材
从第二部开始,陈思诚的喜剧推理IP《唐人街探案》就是春节档的常客,因为一般来说这种喜剧+破案+大场面总是被认为是横扫下沉市场,适配度极高的“合家欢”,然而又一次次遇上硬核黑马,一次次陪跑:以美国为背景的《唐探2》气势如虹地纵马在时代广场飞驰,结果遇上了逆袭的《红海行动》屈居第二;以日本为背景的《唐探3》聚集了一大票日本大牌明星,却遇上了《你好李焕英》。这一次,在大家以为《唐探》系列已经终结的时候,刘昊然王宝强这对(清爽+油腻)二人组又回到了1900年的旧金山唐人街,开启了新篇章。
作为今年春节档诸多“续集”中延续集数最多的IP,唐探的核心要素已经很明显了:1.夸张的闹剧式喜剧风格 2.秦风“思维宫殿”式硬核推理+唐仁插科打诨“一语道破” 3.每部一个国家的当地风情(刻板印象)+唐人街华人特征。
第一条,陈思诚在这个赛道上发挥一直稳定,第二条,虽然每每陷入借鉴前人作品的质疑,但每次破案过程的惊悚和反转确实让观众大呼过瘾。无论是第一部的张子枫“治愈的笑容”还是第二部以纽约曼哈顿为法坛的阴阳风水炼丹术都让人过目难忘。唯独第三条,围绕“唐人街”这样一个文化符号,本系列的开发一直都是比较浅的。
第一部的泰国唐人街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导演习惯的为了规避风险,用泰国来作为犯罪的发生地,“唐人街”只是为了让“大家都说中文”显得顺理成章;第二部中,“唐人街”的元素更明显了,但主要还是一些很浅层次的符号,比如中文、功夫、华人打工者、祠堂、珍珠奶茶,你会有一种我们作为中国人也在用一种猎奇的外国视角在纽约唐人街观光的感觉。
在第三部里,情况在发生改变,虽然着墨不多,但电影的一条暗线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留在中国的“开拓团遗孤”,他们在中国长大但却有着日本人的身份,在80年代以后回到日本却被整个社会排斥,流落社会底层。这是描写当代日本华人群体不能绕过的问题。而在《唐探1900》的预告片里,让人惊喜的是,点题“唐人街”的元素一下子拉满了,甚至某种意义上触及了“唐人街”文化现象的本质——海外大部分的“唐人街”,都是积贫积弱的时代华人被迫出海讨生活,抱团生存的产物。
《唐探1900》这一次很尖锐地通过洛杉矶唐人街这个舞台,把“唐人街”背后的血泪史和华人在美国历史上诸多已经不为人知的痕迹给展现了出来,很多细节耐人寻味:
开局案发是白人女子被杀,华人男子被当作凶嫌——这是历史上美国种族主义惯用的歧视和泼脏水手法,也是臭名昭著的“排华”政策时当局的宣传攻势。
电影中出现了大量华工形象——旧金山这个名字就源于在淘金潮中做苦力的华工,以及为了美国修铁路而死亡无数的华工,当他们为美国崛起做出关键贡献后,被“卸磨杀驴”驱逐和迫害。
预告片中出现的魔术场景极有可能取材于当年轰动美国,征服美国演艺界,被称为“19世纪奇迹”的传奇中国魔术师朱连魁。他是当时美国薪酬最高的艺人,却因为华人的身份而被排华法案驱逐和迫害。离开美国后被装成中国人的白人冒牌货偷走了身份。
预告片中还出现了大量和印第安人有关的情节,为什么这些印第安人可以和中国人顺畅沟通?“唐仁”以印第安人的身份出现纯属搞笑设定还是另有意义?片中还出现了曾在美国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意大利黑帮、爱尔兰黑帮,是为了和片中的华人黑帮共演闹剧还是也会有深度的描写。
当然,片名中的1900也是不容忽略的,我们都知道那是辛丑条约签订,八国联军给中国沉重一击的时间,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在片中会不会和在美华人的命运相连接?预告片中有刘昊然饰演的“秦福”在美国政府门前撕碎某样东西扔向空中的镜头,这个案子是否背后牵扯到统治集团Deep State 的阴谋?
可以说,《唐探1900》的背景切入点是本系列中最好的,如果都能在喜剧和推理中把以上这些有深刻历史底蕴的点自然地表现出来,这部《唐探》将会成为本系列的宝藏。尤其是在当下中美战略竞争和“小红书中美大对账”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是写“唐人街”故事最好的时代。
其实,徐克的巅峰时代作品《黄飞鸿》系列的英文名就叫“中国往事”,功夫就如同《唐探》系列的推理一样,只是一个舞台,徐克当年就是想借助黄飞鸿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物来引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众生相,来探讨中国的民族传统与革新的矛盾(十三姨和牙擦苏就是由此创作出来的人物),但是黄飞鸿系列中写美国华人的《西域雄狮》虽然以上要素都有涉及,但描写非常肤浅,电影也很平庸。
这一次,唐探系列穿越时空,是一个创造经典的机会,就看陈思诚的功力是否能接住这个宝藏的题材?还是仅仅想针对下沉市场搞一出“大乱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