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如何爆改传统神话 封神2邓婵玉完全打破传统设定 蛇来运转春节档
不用怀疑,当乌尔善下定决心开启《封神》项目时,对标的一定是好莱坞的史诗电影《指环王》——一次性全部拍完,再分集制作,一部部上映的“人、神、魔”三界大战。中国的经验证明,所有的超越必然都是先从模仿开始的,《封神》第一部的成功也让这个IP树立了货真价实的口碑:纣王(殷寿)、苏妲己、武王姬发、太子殷郊这些演义中距离我们比较遥远的人物都有了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新设定以及鲜活的面容。
有人说,《封神》系列有浓浓的西式神魔味儿,没错,因为现代中国人对于神话的审美本来就是吃过了顶级中餐和西餐之后的融合口味。
所以,《封神2》最大的看点依然是人物塑造。由于《封神2》不是那种迎合市场,硬把故事编下去的续集,而本身就是一个完整故事的第二部。所以人物的塑造在第一部并没有完全展开,尤其是神仙阵营,呼声很高的天庭三巨头其中两个:杨戬和哪吒,还有“男主”姜子牙在第一部都只是串场人物,包括第一部开头那些只是仙风道骨露了个脸的神仙们,第二部应该会有更多的戏份。
在第一部里对于历史人物有血有肉的塑造是否会继续延伸到神仙阵营,让这些大家几百年来特别熟悉的神仙也讨喜现代人,是值得期待的一点。
殷寿和妲己这对中国文化体系中的经典大反派在第一部里可谓是大放光彩,在第一部的结尾,小狐狸救活了原本已被杀死的纣王,于是第二部里陛下只能顶着大黑眼圈延迟退休了。
殷寿这个人物从第一部腹黑邪魅,擅长煽动和PUA的“人皇”逐渐堕落,兽性一步步侵蚀人性;妲己则是从一个夺舍美女的完全兽性的狐狸,一点点有了人的喜怒哀乐和情感,这对同生共死的绝命黑鸳鸯将会在第二部继续散发魅力。
第二部里另一个值得期待的人物是新登场的殷商女武将邓婵玉,目前看应该是殷商一侧的人族最强战力。
从目前预告片透露的信息看,这个人物是完全打破《封神演义》的设定,按照导演乌尔善心中的花木兰来打造的——“继承父亲衣钵,为大商平叛”,削弱了传统花木兰故事中的“儒家”属性,突出女性武将的野心、英武、责任、强悍和领导力。和她组CP的不再是类似武大郎和王英的“土行孙”而很有可能是“敌人”姬发。
封神三部曲整体的故事结构相对简单,第一部讲的是姬发如何“认清虚假的父亲,选择真正的父亲”,反出王都回到西岐。第二部可以归结为一几句话,殷商率领大军魔将攻打西岐,西岐势力在神仙军团的助力下开展保卫战。不出意外的话在本集文王会死去,武王继承大统成为正义势力的“新王”。第三部自然就是武王伐纣、牧野的黎明,新的“华夏共主”诞生,众神归位。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封神2》只是打打打,从头激战到尾,反而会让电影不如第一部的“文戏”来得好看,毕竟作为一部“先发后至”的电影,特效其实是短板,这一点从第一部预告发布后观众对比《封神》中的“魔家四将”和《黑悟空》里的“四大金刚”特效就可以看出。
我们回想一下,第一部让人难忘、被各种二创解读的都是一些在人文意象上的名场面:质子战舞、“请父王传位与我”、伯邑考纣王和妲己的雨中三人battle……
所以《封神2》的成败关键是能否处理好以下关键剧情:
武王姬发如何继续成长,从一个迷路归家的孩子成为华夏的新王?
如何处理神魔人三族在一起混战时的逻辑问题,不要变成简单的“魔法对轰”。让战争戏不仅“燃”,更能唤起大家文化基因里的“兴奋感”?
能否像第一部一样,用导演独特的审美和积淀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名场面? 于适yosh[超话] 那尔那茜[超话] 封神三部曲[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