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是今年春节档合家欢浓度最高的 每年春节几乎都会出现一部基本盘异常稳固的合家欢电影,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合家欢”浓度是最高的: 哪吒2距离六边形战士仅仅差一点
首先,由于前作的辉煌,“魔童哪吒”的IP非常有路人缘,很多第一部就喜欢哪吒敖丙的忠实粉丝一定会买票;
第二,剧情普适。相比于第一部的“诞生”,这一部的“哪吒闹海”才真正进入了哪吒神话的主线剧情,是个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亲切感的故事,就像《满江红》中岳飞故事的底色一样奠定了基本盘;
第三,人设讨喜。第一部就因为“忧郁贵公子”而广受欢迎的敖丙,这次又加上了“霸道总裁”人设的“龙爹”敖光,预告片造型一出就立刻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咱就说导演是懂当代年轻人口味的。预告片中的“四海龙王”也根据年轻人的口味从原本我们印象中复制粘贴,仅仅是胡子颜色不一样的四条龙改造成了“霸道总裁”“美艳妖女”“赤焰魔君”“阴冷怪杰”四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当然还有主角哪吒,想当年第一部中黑眼圈恶童的形象最初还引发了不少争议,最后结尾青年形态的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直接把一众热血网文里的龙傲天男主给具象化了。时光飞逝,随着近几年中国神话体系被系统性地挖掘和再创作,哪吒这个形象已经从原本的儿童故事人物彻底进化成和孙悟空、二郎神并列的“天庭三巨头”,甚至是比大圣的精神状态决绝10倍的叛逆狠人,这也让“魔童”的故事展开更加游刃有余。
第四,老少咸宜。能带小孩看是“合家欢”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小孩满足了,大人也能放松。最关键的是由于是“动画片”所以绝对不会有血腥暴力和限制级的镜头,相对于追光动画的《重生哪吒》《魔童哪吒》更加注重刻画亲情和成长,儿童、青年和成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第五,特效和大场面。春节档可能是很多人一年到头唯一一次踏入电影院的体验,所以很多人对于电影的要求也非常“简单粗暴”——看点手机和电视上看不到的。从目前预告片呈现的质感来看,《哪吒》超越《封神》可以排第一,如果只对画面有要求,那现在就可以买票了,有条件的上IMAX。
罗列了这五点优势之后,可以说《哪吒之魔童闹海》距离“六边形战士”仅仅差一点,但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剧情。
平心而论,《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取得50亿的票房奇迹,是多方因素共同造就的,有当时动画电影还鲜有佳作时对于“国产之光”的惊喜和情怀;有敖丙CP火了之后的同人二创;还有暑期档周期长、竞争少的市场因素。但由“魔童哪吒”延伸出来的“神话宇宙”并没有摆脱中国动画长期以来在内容创作上的魔咒,距离配得上50亿的票房的水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经过了6年的沉淀,中国的动画电影版图已经今非昔比了,《哪吒》IP有没有一起成长呢?这将是本作的最大看点。
从预告片上看,另一个挺有意思的看点就是“闹海”一战中各种海怪的造型早已不是传统的“虾兵蟹将”,可以看出参考了不少克苏鲁元素。这也算是当下“文艺复兴”重塑神话宇宙中世界大融合的有趣产物吧。 蛇来运转春节档 哪吒之魔童闹海[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