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打得下上海,但是搞不好上海!”1949年,蒋介石逃离上海时,曾经如此叫嚣。但老蒋没想到的是,短短两年,他就被狠狠打脸了......
1949年5月初的一个凌晨,一艘低调的客轮趁着人烟稀少,缓缓地驶离上海复兴岛。
客轮上的船员被严格管制,不允许随意走动,整条客轮透着神秘而紧张的气息。
客轮上本该有的乘客,已经提前一天被轮船公司集体退票。
此时,只有一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人物透过轮船干净的窗口,凝望着逐渐远去的大上海。
此人正是蒋介石,他趁解放军攻占上海的前夕,连夜逃离了这座他几天前刚声称要与之共存亡的重要城市。
与他的胆量相比,他的口气更大:“共产党打得下上海,但是搞不好上海!”
在他的眼中,以工农武装为主要力量的共产党,大部分是没文化没知识的莽夫,不可能懂经济。
上海在他手中二十年,他仍旧要受错综复杂的势力掣肘,两眼一抹黑的共产党怎么可能短时间玩得转。
“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解放军红的进来,不出3个月,就要黑的出去!”
毕竟他留下的潜伏特务的绝活,就是“腐蚀拉拢加破坏刺杀”。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短短两年,他就被狠狠打脸了。
共产党以实际行动和建设成效,让他真正认清己方的无能和对手的实力。
经过深思熟虑,中央决定任命文武兼备的一代儒将陈毅,为上海首任市长。
中央对解放上海的要求是“不仅要军事进城,还要政治进城”,并且得“把一个完整的大上海交给人民手中”。
陈毅对上海的做法分几步,沉住气、严军纪、稳大局、促生产、扫六毒、惩腐败。
沉住气——解放上海时,兵临城下的三野并未急着进攻,这座享誉世界的金融中心、经济重镇对我党意义重大,需要详细稳妥的方案。
陈毅调集各方面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如何顺利接收上海,同时,广泛搜集上海政治、经济、地理等各方面资料,详细研究分析,做情报储备。
严军纪——制定严格的《入城守则》,要求战士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得留宿群众家中,无处住宿直接露宿街头。
种种要求被全军战士一丝不苟地执行,解放上海的第二日,百姓一早出门,看到的就是满街整齐休息的解放军战士,大受感动,有准备出逃的实业家见此,更是放心地留下。
稳大局——召集行业龙头,商讨临时经营制度,并提供保护,避免黑势力破坏,确保生产经营秩序稳定。
对留下的1.4万名市政各业国民党干部,除有重大罪责的,依其意愿予以留用,让这些自忖必死之人感恩戴德,更踊跃地投入各领域工作,确保上海群众生活稳定。
发行人民币,抓捕金融行业投机倒把分子,确保上海经济运行稳定。
促生产——鼓励企业合法经营,并承诺保障其合法收益,消灭“抄身制”等剥削制度,引导企业改革劳资关系,保障底层劳动人民合法收入。
工人积极性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竟比以前提升了。
很多企业纷纷提供更多岗位,一些无业游民有了工作机会,便不再加入黑帮。
扫六毒——长期以来,上海“黄赌毒、黑匪特”六毒盘踞,归根结底,重点还是黑帮和敌特。
黄赌毒都是黑帮控制下的罪恶生意,匪在黑帮的势力下不成气候,而猖獗的国民党敌特,甚至把威胁信直接送到了陈毅的办公桌上。
针对黑帮,陈毅以黄金荣为突破口先礼后兵,对不服的恶势力快刀斩乱麻,枪毙一批、逮捕一批,迅速拔除黑恶势力根基。
同时,取缔赌场、鸦片馆,为失足妇女治病施药并开展职业培训,促使她们重新进入社会自食其力。
针对敌特,陈毅发动人民的力量,明暗两条工作战线共同发力,很快揪出蒋介石派来的杀手,进一步巩固了解放军和新政府的威信。
惩腐败——上海的繁华和敌特的渗透拉拢,确实腐蚀了个别干部。
比如欧震,面对这样的害群之马,陈毅没有选择维护颜面、胳膊折了往袖子里掖,而是公开处决,既保证了革命队伍的纯洁,又让广大上海人民看出解放军的公正廉明和惩恶决心。
仅仅两年,陈毅将十里洋场的旧上海。建设为生机勃勃的新上海,不负中央所托,真正把上海完整地交给了人民!
避居台湾的蒋介石看到这样的结果,也不禁叹一句,陈毅厉害!
多年后,陈毅接受国外记者采访:“一生最开心幸福的时光是?”
陈毅不假思索地回答:“上海解放的那一年。”
参考资料: 《陈毅传》 《五月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