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和朱德元帅先后逝世,7月28日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9

文史风云 2024-02-26 23:23:06

1976年,周总理和朱德元帅先后逝世,7月28日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9月8日,已经处于弥留状态的毛主席发出一封绝密电报,徐向前元帅看后直接落泪......

1976年7月28日清晨,新华门前200米处,两名战士惊慌地拦住了一辆,直往中南海冲去的破旧红色矿山救护车。

随后,一班战士急匆匆地冲了出来,一齐举枪对准这辆可疑的车辆。

车中跳下一个人,浑身泥土和血污,只穿了一件大裤衩,大叫道:“我要见毛主席!”

此人正是千辛万苦从唐山连夜疾驰而来的,开滦唐山矿工会副主席李玉林。

当日凌晨3点42分53.8秒,7.8级唐山大地震爆发。

短短23秒间,将拥有150万人口的一座工业城市夷为平地,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

据后来参与救援的战士回忆,当地连超过1.5米的墙都少见了。

目之所及,竟如地平线直通天际。

这场罕见的震动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

面对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属罕见的重大灾难,国家领导人心情沉痛。

但因整个唐山已经通信中断,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当地的受灾情况,而派出去探查的人一时也回不来。正在焦急等待的时候,李玉林仿佛从天而降。

李玉林一路行来,对唐山及周边受灾情况已有目睹,哪里受灾严重他非常清楚。

他提出了救援意见,并绘制了唐山市区的草图,详细标注各出入口,为后续救援节省了大量时间。

当时接待李玉林的是李先念、陈锡联等6位副总理。

陈锡联当场就下令部队集结,不需动员,没有讲话,即刻开赴唐山,违令者军法处置。

根据李玉林的汇报整理出的情况报告,送到了毛主席手中。

此时已经重病缠身的伟人,看着手中的报告,不禁嚎啕大哭。

连病魔都不能摧残其意志的伟人,想着深陷苦难的人民群众,悲不能抑。

在60余年革命生涯中,这是毛主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嚎啕大哭。

他指示:“一定要把灾区人民的生活安排好!”

1974年6月,毛主席的健康情况已出现明显问题,中央为此特别成立了医疗组,成员包括心血管内科、重病护理等方面的专家。

晚年的毛主席还饱受白内障之苦,读书看文件颇为艰难。

直到1976年6月,突发心肌梗塞,中央第一次向各地高层领导,通报了主席的健康状况。

也正是这一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元帅逝世。

两位重要的革命老友先后离去,给主席沉重的打击。

没想到祸不单行,7月28日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

忧思悲切的心情对毛主席的健康,更是雪上加霜。

但面对唐山地震相关的报送文件,毛主席仍然坚持亲自批阅。

他派华国锋亲自到唐山慰问受灾群众,将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人民心坎上,这对刚遭受了家破人亡沉重打击的群众来说,是一剂高效的强心针。

而人民子弟兵的救援行动,也已火速开展。

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营救,形势逐渐稳定转好。

这期间,日夜悬心于此的毛主席,凭着一股对唐山人民的挂念关切,以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力支撑着业已积重难返的病体。

直到此时,吁出一口气的老人再也支撑不住,一个漫长而波澜壮阔的时代即将落幕。

毛主席生前最后批阅的一份文件是《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当时他仍然眼含泪水。

9月8日,已经处于弥留状态的毛主席,发出一份高层密电,指定一定要交给徐向前元帅。

密电中写道:“全国,全军要进入一级状态,一级战备,保持稳定。”

这是毛主席担心自己去世后,国内外有所异动,提前部署,也是最后为党和人民尽的一份心,他的治国理念中,贯彻始终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什么要交给徐向前呢?

当年,徐向前为稳定军队局面,定下了“军委八条”,毛主席深知徐向前对党的忠诚。

1973年,毛主席曾拉着徐向前的手,激动地称赞“好人!好人!”

9月9日凌晨,被浓重悲哀笼罩的1976年,再添一场举国的哀悼,毛主席逝世。

同日,全国各军区从上自下,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军区密电通报:“继承毛主席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0 阅读:34
文史风云

文史风云

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