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万隆会议背后的博弈,日本为什么能参加?周恩来又是如何死里逃生

随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体系迅速瓦解,越来越多的国家取得了独立地位,这些新兴国家为了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不沦为两极争斗

随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体系迅速瓦解,越来越多的国家取得了独立地位,这些新兴国家为了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不沦为两极争斗的马前卒,于是抱团取暖组成了“第三世界”。1955年4月,这些国家决定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地区召开会议,商讨第三世界的利益

当时参会的国家最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日本。先说日本,作为二战的发起国和战败国,给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造成了巨大灾难,之所以还能参加万隆会议,主要是万隆会议又名亚非会议,日本虽然在明治维新时进行了脱亚入欧,但地理上仍是亚洲国家,符合基本的参会标准

其次,西方始终没有将日本这个黄种人国家视为自己人,加上日本是战败国,欧美苏等国家更不会高看其一眼,等于说当时日本的“脱亚入欧”政策已经破产,如果再不“重返亚洲”,日本除了他高高在上的美国盟友,外交上就将处于孤立状态,彻底沦为美国傀儡

万隆会议成员国

另外日本作为岛国,资源匮乏,也非常需要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为其提供工业原材料,二战后的世界也对殖民者、侵略者深恶痛绝,日本急需一个“华丽的转身”,改变其在各国心中的形象。对其他参会国来说,尽管日本在二战时期犯下的罪孽罄竹难书,参会国多与其有国仇家恨

但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参会各国的目的都是反西方殖民,而不是清算过去,日本现在都有驻日美军,更别说当时了,尽管名义上恢复了国家主权,但美国对其的影响力仍然非常大,和半殖民地差不多,因此1955年的日本也不满殖民。日本作为亚洲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率先腾飞的国家,也是其他亚非拉国家觉得可以合作的对象

因此双方一拍即合,日本不仅参加了万隆会议,还签署了联合公报,支持万隆会议的主旨、即“反殖民主义”和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后我们聊聊,为什么我国是万隆会议值得注意的另一个国家,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席国际会议,而远在我国台湾地区的蒋介石集团坚决反对

驻日美军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

蒋介石集团对外声称,他们才是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他们不愿意看到新中国和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接触,并建立外交关系,削弱他们的“正统性”;因此蒋介石方面想尽办法阻止新中国参加,他们先是游说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这几个会议发起国,又是寻求美国的帮助,但都以失败告终

接到邀请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决定,亲自率团出席万隆会议。但当时中国大陆的飞机无法胜任,从北京到万隆的长时间、远距离飞行,因此决定租用印度航空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在中国代表团抵达香港后,从香港乘坐这个客机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然后由雅加达前往万隆

这一消息很快被国民党方面潜伏在香港的特务所探知,蒋介石得知后,命令保密局的谷正文带人,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克什米尔公主”抵达万隆;而谷正文经过周密的策划后,决定在飞机上安装定时炸弹,想达到机毁人亡的目的。他们从美国中情局的手中,获得了当时最新研发的TNT中型定时炸弹

谷正文

中情局

随后炸弹经台湾方面的“四川”号货轮运往香港,然后由国民党保密局的人交给了一个叫周驹的香港人。周驹是“克什米尔公主”号要停靠的启德机场的清洁工,但他也是个赌徒,欠了一屁股债,在香港举步维艰;保密局的人跟他保证,只要事情完成就带他去台湾,一生荣华富贵

于是周驹趁着上班的功夫,以清扫为由靠近了飞机,并将炸弹安装了上去。1955年4月11日,北京时间下午5:30左右,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飞越北婆罗洲的沙捞越时爆炸,整个飞机坠入大海;消息传到中国台湾时,蒋介石集团非常高兴,可没过多久又传来消息,他们的主要目标周恩来并不在飞机上

原来在中国代表团即将出发时,收到了缅甸总理吴努的信,他希望周恩来能够在万隆会议开始前,对缅甸进行访问,并就万隆会议的一些细节进行磋商。于是代表团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计划不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去印尼,全部不幸遇难,他们分别是政府干部石志昂、李肇基、钟步云

吴努与周恩来

新华社工作人员沈建图、黄作梅、杜宏、李平,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严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干部郝凤格以及香港记者李福深和李梓明;另一路由周恩来率领,包括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外贸部长叶季壮、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中国驻印尼大使黄镇、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中央警卫局副局长李福坤

以及顾问团乔冠华、廖承志、陈家康、黄华等,先到缅甸仰光进行访问,随后前往印尼,从而死里逃生。事情发生之后,在中国的要求下港英政府立刻采取行动,大力抓捕作案人员,一举端掉了蒋介石集团在香港的多个情报点;但周驹被保密局死死藏住,直到事发一个多月后,保密局安排他藏在客机行李舱中,从香港飞往台湾

1955年4月18日,万隆会议如期召开,并于4月24日顺利闭幕。这次会议上,新中国打破了建国初期的困境,即美国操控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让世界看到了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新中国,会后有20多个国家和新中国建交

不仅粉碎了美国企图操控世界敌对中国的企图,也为中国后续与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合作,贸易往来打开道路,最重要的是为1972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合法席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