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被迫辞职,可谓日本历史上最惨总统,那他究竟是“真小人”还是“伪君子”呢?
9月7日石破茂举行记者会,宣布决定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
他将原本准备好的演讲稿揉成了团扔掉,脱稿做最后一次演讲。
从上台时高呼 "构建亚洲安全新秩序",到如今因自民党选举惨败而黯然离场,这位被贴上 "反华标签" 的政治家,最终落寞离场。
咱们来谈谈石破茂是如何起飞的…
1979年,石破茂从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三井银行工作。
那时他还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想当大资本家。
可1981年,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变。
在父亲友人田中角荣的劝说下,他毅然决然地投身政治,加入了自民党。
田中角荣,这位曾经的日本首相,对石破破茂的影响深远。
他看到了石破茂身上的潜力,也看到了他背后的家族资源和影响力。
于是他劝说石破茂投身政治,去实现更大的抱负。
1986年,石破茂利用家族传承的资源和影响力,作为自民党成员首次当选鸟取县众议员。
这是他政治生涯的起点,也是他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先后12次当选,成为了日本政坛的资深议员。
石破茂的政治生涯可谓是跌宕起伏,左右逢源。
1993年,细川护熙领导的非自民党政权诞生,这给了石破茂一个新的选择。
他看到了自民党内部的腐败和僵化,也看到了细川护熙领导的新政权带来的希望。
于是他脱离自民党,加入七党执政联盟中的新生党,投入反出自民党的小泽一郎麾下。
可1997年,石破茂因为和小泽一郎政见不合,又重回自民党了。
这个人反复横跳,举棋不定。
重回自民党后,石破茂的政治生涯迎来了新的爆发。
2002年,他开始出任内阁职位,先后担任防卫大臣和农业水产大臣。
这些职务让他积累了更多的政治经验和人脉资源。
2014年,他更是出任自民党干事长一职,成为了自民党内的核心人物之一。
石破茂也算是熬出头,从银行员到自民党干事长,这一路走来不容易。
他的政治生涯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但每一步都在向前迈进。
2015年,石破茂被安倍晋三提拔为内阁府特别担当大臣,负责管理“地方创生事务”和“国家特区战略”。
这个职务让他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也让他对日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规划。
终于在2024年8月,石破茂第5次参加自民党总裁竞选,并成功当选自民党第28任总裁。
同年10月1日,他更是当选日本第102任首相,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巅峰。
然而这一切的辉煌,都只是短暂的。
不到一年,便不得不被迫辞职。
归根结底他不过是个填坑的,真以为首相那么好当?
从一开始他就像是被硬推上台的“临时工”。
自民党大败,选情崩盘,急需一个能暂时顶住舆论的人。于是,石破茂就成了那个“救火队员”。
可惜这个坑,比他想象中还要深、还要烂。
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自民党内部的腐败和僵化已经根深蒂固,选情的崩盘更是让党内士气低落。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改革来扭转局面,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历史的洪流。
上台不到一年,他几乎在所有战线上都遭遇了全面溃败。
外交场合,他频频失误,被拍到低头玩手机、错过合影,这些画面被媒体大肆报道,让他在国内的声誉一落千丈。
“国家失格!”
有民众愤怒地喊道。
“这样的人,怎么能领导我们的国家?”
在日本和美国的经济谈判桌上,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石破茂也曾试图为日本争取最大的利益。
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守住日本利益”,不让国家在谈判中吃亏。
然而日美协议一签,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日本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还开放了市场,但换来的却是美国不痛不痒的让步。
这一结果,让老百姓直接炸锅。
“能登灾区的重建没钱,给美国送钱倒挺大方?”愤怒的民众声音此起彼伏。
石破茂因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他的形象在民众心中一落千丈。
这一切真的全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吗?
仔细分析,未必如此。
石破茂这个人,本质上是个“体制外选手”,就是俗称的顶锅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