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习惯性崴脚,别再关注本体感觉训练!

习惯性崴脚,别再关注本体感觉训练!常常听闻一种说法:“脚踝只要扭伤过,就很容易会再崴脚。”,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慢性脚踝
习惯性崴脚,别再关注本体感觉训练!

常常听闻一种说法:“脚踝只要扭伤过,就很容易会再崴脚。”,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慢性脚踝不稳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状况呢?是感觉受损?还是韧带变松了?一次急性的脚踝扭伤究竟是怎样演变成慢性脚踝不稳定的?—————————慢性脚踝不稳定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重复的脚踝失控动作(比如崴脚)• 持续的疼痛、活动角度受限、无力问题• 自觉功能受限• 复发的脚踝扭伤• 以上情况在受伤后持续存在一年以上

对此,弗里曼等人(Freeman et. al.)在1965年提出了相关解释:“关节囊、韧带上的感觉感受器能够帮助维持脚踝的功能性稳定,而扭伤后这些感觉感受器受损,会减少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入的感觉信号,导致反射稳定机制出现缺陷,进而引发脚踝的失控动作。”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不同观点。研究发现,本体感觉缺陷与慢性脚踝不稳定的关联性,似乎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么高!因此,目前较受认可的观点是:慢性脚踝不稳定是由多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结果。2019年更新的慢性脚踝不稳定模型,便提出以下8个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1. 主要组织损伤韧带拉伤,其中最常见的是外侧韧带中的前距腓韧带拉伤。2. 病理性损伤• 病理性松弛• 关节运动学(关节内的活动)受限• 骨运动学(肉眼可见的动作)受限• 次要组织损伤(较常讨论的是腓骨肌群损伤)• 组织受伤后的适应性改变3. 感觉-知觉受损• 体感觉受损• 疼痛• 不稳定感• 动作恐惧• 自觉功能下降• 生活品质受影响4. 动作-行为受损• 反射改变• 神经肌肉抑制(常见于腓骨肌群)• 肌肉无力• 平衡缺陷• 动作模式改变• 身体活动减少5. 个人因素对受伤的态度、性格等。6. 环境因素指生物体自身以外、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例如家人对运动的看法、与医疗场所的距离等。7. 上述因素的整合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8. 临床结果的走向即最终走向痊愈,还是发展为慢性脚踝不稳定。也就是说,感觉缺陷或活动度异常,其实只是造成慢性脚踝不稳定的其中两个因素,单纯关注其中一个因素,无法完全解释慢性脚踝不稳定的状况。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患者具体存在哪些环节的缺陷,再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才能有效预防急性脚踝扭伤发展为慢性脚踝不稳定!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9
用户10xxx59 4
2025-10-04 17:50
这个问题是有人按照人体衰老的退化说!我现在就是因为141给我注射的毒剂导致的筋腱退化,崴脚严重的一次后现在经常崴脚,这是踝外侧腓骨头的韧带没有了,小腿外侧韧带没法在原位!没有与膝盖相互牵拉,我的左腿整个有时就是甩着走!能补回来,用生鸡蛋清就能!用男的精子做膏药也可以!是问题的关键是141看到自己补回来他们继续用毒!那毒在体内没法排除,他们用其他对应刺激的毒在空气里,直接让体内的毒剂刺激筋腱没有效用!现在不是说病症,说的是怎么能让141的不装逼看着谁都是嫌疑人,怎么能让141不在投毒祸害他人成病人!他们自己就是精神病晚期!看着谁都他妈说个服不服?谁笑笑过了,他们盯上就认为这人好欺负,他们直到把这个人欺负死霸占这个人的财产,继续寻找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