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9月眉山楼市分析与研判报告:涨的不是房价,是它

眉山楼市撕开遮羞布:9月涨的不是房价,是它一、核心结论:政策赋能与板块发力共振,楼市实现关键性复苏2025年9月,眉山楼

眉山楼市撕开遮羞布:9月涨的不是房价,是它

一、核心结论:政策赋能与板块发力共振,楼市实现关键性复苏

2025年9月,眉山楼市在“政策端精准发力+市场端核心板块突破”的双重驱动下,完成传统旺季“金九”的预期兑现。从数据表现看,住宅市场量价同步回升,标志市场信心从“筑底”转向“修复”;从结构特征看,城市新中心以单盘热销、区域成交占比碾压式优势,正式确立“楼市主力板块”地位;从政策效能看,眉山“房产新政12条”与全国《住房租赁条例》形成供需两端、租购并举的政策闭环,其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已从“预期引导”落地为“实际交易支撑”。

二、住宅市场:量价齐升印证复苏,新中心主导性特征显著

(一)成交数据:剔除特殊因素后,硬核指标呈稳健增长

根据眉山市东坡区网签备案数据及市场调研整理(数据已剔除汇宇·庾上云庭存量房回购集中备案对均价的干扰),2025年9月新房住宅成交硬核指标如下:

- 成交套数:800套,较前期市场低位实现显著回升;

- 成交面积:80028.12㎡,对应套均面积100.04㎡,符合当前市场以改善型需求为主、兼顾刚需的结构特征;

- 成交金额:42859.24万元(4.29亿元);

- 成交均价:7445.06元/㎡,较前期小幅上涨,涨幅控制在合理区间,既反映市场需求支撑,也印证“稳房价”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市场动因:城市新中心成主力增长极,产品力与区域价值形成合力

1. 区域驱动逻辑清晰:9月住宅成交回升并非“普涨”,而是以城市新中心为主力的“结构性增长”。该区域作为眉山城市发展极核,其规划定位(如配套落地进度、产业导入预期)形成明确的“价值锚点”,吸引的置业客群以本地改善、周边城市外溢需求为主,客群稳定性与购买力更强,避免了前期市场“刚需透支”的风险。

2. 产品适配需求精准:新中心板块楼盘均以“政策适配性+需求针对性”为主要开发逻辑——如国投·公园半岛的270°环幕户型、国投·未来序的“湖景太空舱”户型,均围绕“改善型居住体验”优化空间设计(高得房率、景观资源占有),与“房产新政12条”中“推进好房子供给”的导向高度契合,精准匹配当前市场“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需求升级趋势。

(三)单盘表现:国企项目领跑,产品力与品牌力双轮驱动

从9月东坡区住宅单盘销售TOP5(按成交套数排序)及重点项目表现看,市场分化加剧,“强区域+好产品+硬品牌”的项目具备绝对竞争优势:

1. 国投·公园半岛:首开即实现“三项销冠”(成交套数80套、销售面积、销售金额),首开成交额破3亿元。核心竞争力在于:一是“极核区位”(城市新中心核心地段),二是“差异化产品”(岛湾森境景观下沉庭院、270°环幕视野,形成产品稀缺性),三是“国企信用背书”(眉山国投作为本土国企,在工程进度、交付保障上的优势,有效缓解购房者“交付焦虑”),最终吸引大量高净值改善客群。

2. 长衡·启元(48套):以“轻改善洋房”为主力产品,聚焦“中端改善”客群,通过户型优化(如空间尺度升级、功能分区细化)降低改善门槛,契合市场“普惠型改善”需求,保持持续热销态势。

3. 国投·未来序(40套):延续国投品牌热度,以“太和公园景观资源+高性价比”为核心卖点,“湖景太空舱”户型在保证居住舒适度(高得房率)的同时,价格定位相对亲民,平衡“改善体验”与“购房成本”,吸引预算有限但追求居住品质的客群。

4. 水天花月(30套):作为非新中心板块的“异类”,其核心优势在于“产品定位精准”——精致小户聚焦西北区域外溢刚需客群,客群需求稳定(以地缘性、首次置业为主),形成差异化竞争。

5. 万景·进园汇(26套):三期精品大平层凭借“成熟社区配套+大户型改善”定位,吸引本地终极改善客群,其成交表现印证“核心地段大户型”仍具备较强的价值保值能力。

此外,眉山发展地产·首域以2188.47㎡销售面积、1467.02万元成交金额入围面积及金额榜单前5,进一步验证“国企背景”在当前市场中的信用溢价——在市场信心修复阶段,国企的资金实力与交付保障能力,已成为购房者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甚至超越“价格”成为首要选择标准。

三、政策与市场动态:租购并举政策闭环形成,供给端优化支撑市场活力

(一)政策落地:全国与本土政策协同,覆盖“租、购、供”全链条

1. 全国层面:租赁市场规范化,降低租房端交易风险

9月15日《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核心聚焦“规范交易秩序、保障租客权益”:一是明确押金管理(约定返还时间、禁止无理由扣减),直击租房市场“押金难退”痛点;二是禁止经纪机构/网络平台代收代付租金、押金,切断“租金贷”等金融风险传导路径,从制度层面稳定租赁市场预期,间接为购房市场“减压”(避免租赁市场混乱倒逼购房需求集中释放)。

2. 本土层面:“房产新政12条”精准发力,供需两端双向赋能

眉山“房产新政12条”于9月正式落地,并非“普惠式刺激”,而是针对市场核心矛盾(需求不足、供给错配、配套滞后、信心薄弱)精准施策,政策效能已初步显现:

- 需求端激活:通过“外地看房财政补贴”吸引外溢需求,“二手房以旧换新退个税+降低中介费”降低改善置换成本,“多子女家庭套数核减+子女就近入学”解决改善客群“后顾之忧”,“公积金额度上浮30%+川渝异地互认”降低购房金融成本,形成“需求激活组合拳”;

- 供给端优化:“推进好房子供给”引导开发商聚焦产品升级,“收购存量房作保障房+推行房票安置”消化存量库存(避免新增供应过剩),“推动闲置地处置”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避免土地闲置导致的规划兑现滞后);

- 市场端规范:“提升物业服务+业主共有资金账户”改善居住后期体验,“中介新规”规范交易秩序,从“前端购房”到“后端居住”全链条提升市场规范性,增强购房者信心。

(二)预售与营销:供给补仓精准,营销聚焦“价值传递”

1. 预售补仓:精准匹配市场需求,避免供应过剩

9月东坡区有域尚·璞隐、国投·未来序、长衡·启元、水天花月·兰亭御4盘取得预售证,新增供应764套——从供应节奏看,未出现“集中放量”,而是根据市场消化能力(9月成交800套)适度补仓,既保证市场“有房可售”,又避免“供过于求”导致库存积压,体现“供给端精细化调控”思路;从供应结构看,4个项目分别位于城市新中心及岷东新区与崇礼片区,与市场需求集中区域高度匹配,供应精准度较高。

2. 营销动向:从“价格促销”转向“价值展示”

9月各项目营销活动已摆脱前期“单纯降价促销”的模式,转而聚焦“产品价值传递”与“品牌信心塑造”:如国投·公园半岛通过“金秋交响音乐会+实景展示区开放”,以“实景体验”让购房者直观感受产品品质(如景观、户型实际呈现),降低“期房想象与实际交付落差”的顾虑;万景·玺悦通过“星空江湾音乐会+‘人居梦想好房子’认证”,强化项目“改善属性”与“品质背书”;国投·未来序、万景·进园汇的“开学礼”“双节购”等优惠活动,也均与“购房需求场景”(如开学季家庭置业、双节假期看房)结合,避免“无差别促销”,营销效率显著提升。

四、土拍市场:优质地块挂牌“预热”,主力发展区位价值受关注

9月东坡区无土地成交,但月底挂牌2宗优质商住地块(均于10月21日开拍),从地块指标与区位特征看,反映出“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联动”的清晰逻辑:

1. M-79号地块(岷东新区,109.9亩):主要优势在于“成熟配套+低密属性”——容积率2.5、限高35米,决定未来产品以洋房、小高层为主,契合当前市场“改善型产品”需求;毗邻东坡文创园(文化配套)、市中医医院(医疗配套)、域尚·璞隐(已售项目,形成居住氛围),规划兑现度高,降低开发商“配套落地风险”,预计将吸引以“改善产品开发”为核心的房企(尤其是国企、品牌房企)。

2. D-822号地块(崇礼片区,23.67亩):以“教育配套+刚需改善兼容”为特色卖点——邻近眉师附小崇礼校区(核心教育资源,吸引家庭客群)、万科眉州文化村(已形成成熟居住片区),容积率3.0、限高80米,可开发高层+小高层产品,适配“刚需+刚改”客群,地块面积较小(23.67亩),开发周期短、资金压力小,适合中小型房企或聚焦区域开发的本土房企。

两宗地块的挂牌,并非“盲目推地”,而是基于“住宅市场需求结构(改善为主、兼顾刚需)+区域价值兑现进度”的精准供给,若10月顺利成交,将为四季度及2026年市场提供“优质供应储备”,避免未来市场“好产品断供”,同时也将通过“土地市场热度”进一步强化城市核心区域的价值预期。

五、商业市场:结构性调整凸显,优质资产“抗跌性”显著

(一)成交特征:剔除特殊因素后,市场本质需求稳定

根据网签数据及市场调研,2025年9月东坡区纯商业成交呈现“结构性波动”:

- 9月商业成交69套,销售面积16308.36㎡,成交金额5172.17万元,(剔除特殊商业备案干扰后)均价10344.51元/㎡,反映了正常市场需求下,核心商业资产的价格水平;

- 市场动因:成交数量与成交金额回落但销售面积激增,核心原因是融锦新时代广场商业“低价备案”(推测为批量去化非优质商铺,如社区底商、偏远位置商铺,以“价换量”消化库存),属于“个案影响”,而非市场整体下行。

(二)单盘表现:优质商圈资产“保值能力”突出

从9月商业单盘表现看,市场分化远大于住宅市场,“区位决定价值”的特征极为显著:

1. 融锦新时代广场商业(16套,销量冠军):以“低价备案+非核心商铺”为主要去化方式,目标客群为“低成本投资客”或“自营商户”,成交以“量”为主,反映非核心商业资产“以价换量”的生存逻辑;

2. 玫瑰佳恒天街(13套,金额冠军):成交金额突破730万元,均价保持“万元级”,核心竞争力在于“核心商圈占位”(成熟商业氛围、稳定客流量、品牌商户聚集),其成交表现印证“核心商业资产”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即使在市场调整期,依托“客流支撑+租金回报稳定性”,仍能保持价格稳定与交易活跃度,成为商业投资市场的“压舱石”。

六、趋势研判:政策效能持续释放,核芯板块主导市场走向

(一)短期(四季度):市场将延续“稳中有升”,核芯板块仍是主线

1. 需求端:“房产新政12条”的效能将进一步释放——如“二手房以旧换新退个税”“公积金额度上浮”等政策的落地细则(如申请流程、办理时效)将逐步清晰,带动改善需求持续入市;10月优质地块开拍若形成热度,将进一步强化城市新中心、岷东新区等核心板块的价值预期,吸引观望客群入场。

2. 供给端:国投·公园半岛、国投·未来序等热盘将持续推货,万景|国投·御海棠(规划公示待过规)等新项目有望入市,核芯板块优质供应充足,支撑市场成交;土地市场若能顺利成交,将为市场注入“长期信心”(避免未来供应断层)。

(二)长期(2026年及以后):“核芯板块+产品为王+国企信用”成市场核心逻辑

1. 板块分化加剧:城市新中心、岷东新区等规划兑现度高、配套完善的重点板块,将持续吸引资源(房企、资金、客群)聚集,成为楼市“主力增长极”;而配套滞后、规划落地不明朗的非关键区域板块,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成交持续低迷,形成“强者恒强”的格局。

2. 产品竞争升级:随着“好房子供给”政策的持续引导,市场竞争将从“价格竞争”全面转向“产品竞争”——户型设计、景观资源、物业服务、社区配套(如养老、教育)将成为项目核心竞争力,“同质化产品”将面临被淘汰风险。

3. 品牌信用权重提升:在市场信心修复阶段,“国企/央企背景”“交付保障能力”“品牌口碑”将成为购房者决策的“核心变量”,具备这些优势的房企(如眉山国投、眉山发展地产)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