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位乘客吐槽,天津到苏州那趟绿皮车,车厢里清一色大叔乘务员,和高铁动车里温柔小姐姐反差太大,照片一出直接冲上热搜。
我回忆了一下,小时候坐慢车确实被“叔叔”查过票,嗓门大、步子快,搬行李一把扛肩上。
后来高铁普及,制服笔挺的姑娘微笑蹲式服务,差点忘了绿皮车还得夜里巡铺、徒手搬大件、随时跳下去处理车门,体力槽得满格。
招聘栏没写“只要男的”,可通宵加班、野外停车、纠纷现场全靠嗓门和块头,女性真熬下来也吃亏。
久而久之,大叔队成了默认配置,就像工地少女工,不是歧视,是现实把人选走了。
乘客一句好奇,把隐形分工端上台面,挺好,让外面看看基层列车有多硬核。
岗位需求摆在那,性别比例只是结果。
希望讨论别停在惊讶,多给辛苦的大叔们加点薪,也给想进来的姑娘配得上的保护和待遇,这才是真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