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果不其然。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了,盟友分担经费不够就减少承诺的态度不会

果不其然。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了,盟友分担经费不够就减少承诺的态度不会变。 看回2019年,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团队曾要求日本把驻军经费提高到每年约80亿美元。对照现实,日本与美方2022—2026年的协定是五年约1.05万亿日元,折算每年两千亿日元左右。差距摆在眼前,日本紧张点就在这里。 再看驻日美军的体量,长期稳定在约5.4万人,冲绳承担了七成以上的美军专用设施面积。欧洲那边谈的是GDP百分比门槛,日本面对的却是更直接的现金分担与设施保障,这种压力更硬。 日本自己也在加码。2024年度防卫费约7.95万亿日元,目标是到2027年接近GDP的2%。可美国国内同样盯着开支,讨论声很大,一旦转向“让盟友多掏”,东京就会被推到前台。 装备采购也在加速。日本2023年决定通过对外军售渠道采购约400枚“战斧”巡航导弹,计划自2025年度开始交付。这笔钱流向美国,同时又被要求提高驻军分担,日本的账更紧。 财政条件并不宽裕。高龄化、社会保障开支上行,如何筹防务经费一直争议不断。如果再叠加更高的驻军分担,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这才是日本的真实焦虑。 话语层面,日本把周边风险放在前列,但核心担忧还是美国会不会变脸。他今年在欧洲问题上的强硬表态,被不少媒体解读为“分担不够就不管”,这让亚洲伙伴同样不安。 日本社会的两难一直存在:既担心被卷入冲突,也不愿被甩在一边。对美依赖越深,两个担心就越难同时满足,所以东京在表达上往往更谨慎。 经贸层面,日本与中国的产业链联系仍在,企业布局也在调整节奏。当对美协调触礁或成本上扬,对华沟通往往更注重可控与稳定,这是一种现实权衡。 安全合作并未松劲。美日联合演训频度提升,指挥通信与后勤对接更紧。只是演训再多,也无法替代“谁出钱、出到哪儿、承诺能否兑现”的底层问题。 把这些细节串起来就清楚了:日本口头上更强硬,但真正睡不踏实的,是华盛顿的态度和账单的走向。说中国,更多时候是在看美国的反应。 所以结论不复杂:日本的焦虑,核心是日美关系里的不对等——承诺强、分担重、可控度低;一旦美国把预算口风再收一收,东京就得再掏一次口袋。 看清这个根,就能理解日本近年的所有动作:扩军备、提分担、拉演训、稳经贸,都是围着同一个中心问题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