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看得很准,中国若不购买俄罗斯石油,会使俄陷入绝境。可惜,美国不让中国购买俄罗

美国看得很准,中国若不购买俄罗斯石油,会使俄陷入绝境。可惜,美国不让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图谋注定落空。 美国联合欧洲,试图用一系列手段切断俄罗斯能源出口,本以为这样做能把俄罗斯逼上绝路。但现实却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欧洲削减进口后,俄罗斯迅速将出口大门转向中国,这一步走得非常果断,局面也因此被彻底逆转。 面对西方的压力,中俄合作节奏不断加快。最明显的就是直接把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铺到了中国,两国的能源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东线管道早早开始运营,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这条管道大批量进入中国,等到中俄和蒙古三国新一轮协议敲定后,西伯利亚2号管道也将登场。 一旦建好,中国每年能拿到五百亿立方米天然气,蒙古每年还能收上一大笔路费。这种跨国合作不仅让三国受益,也让外部势力插手的难度变大了。 能源的事光靠管道可不行,俄罗斯还专门打造了一支运输大军,这些船队会避开公开航线,把石油偷偷从公海“接力”送到亚洲,这种操作让很多制裁变成了摆设。 过去一年,俄罗斯通过这些船队出口的原油不仅保住了份额,还赚到了不少利润。中国作为头号买家,把握住了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俄罗斯也不用担心因为被封锁而失去市场,外部压力反而让双方的合作变得更牢靠。 更重要的一步是中俄改变了结算方式,以前做石油天然气生意主要用美元,遇到制裁后两国直接转用人民币和卢布。数据来看,现在大部分能源贸易都不用再绕道美元,支付更简单,也更安全。 中国的跨境支付系统帮俄罗斯避开了西方金融制裁,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还超过了卢布,俄罗斯收到钱后也能直接用来补经济窟窿,这种做法让美国和欧洲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中国企业直接参与到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每年近2000万吨LNG顺利通过破冰船沿着北极航道送到中国港口。 不仅让俄罗斯多了一条绕开传统航线的出口路,也让中国自己的资源池子多了一块压舱石。俄罗斯依靠卖油赚来的钱,有力支撑了他们国内的经济,也让对外交易更加活跃。 中国这边,能源供应的稳定支撑了产业发展,手里筹码多了,谈价格自然也就更硬气,两国的合作可以说已经跳出了单纯谁救谁的局面,而是结成了一种难以分割的利益共同体。 蒙古在管道合作中分得了不少好处,这让合作扩展到了第三方,有了更多伙伴加入,整个局面更加稳固。美国再怎么加码制裁,中俄总能找到新办法完善合作网络,路子越走越宽。 中俄的这一连串操作,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全球能源市场的方向。美国想靠一拳打碎对手,最后却发现人家早早铺好了路,把合作网络扎得密不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