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马凯硕有信心的地方,也正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他认为,印度领导人始终保持清醒的战

马凯硕有信心的地方,也正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他认为,印度领导人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头脑,在面对美国、俄罗斯、中国时都能用现实主义的态度去思考。他又以欧洲作为反面教材,认为欧洲领导人的政治水平已经大大退化,欧洲在未来的世界中只会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   在他眼里印度能在中美俄之间摆得平,可在我看来,这哪是什么平衡术,根本就是走钢丝。就说2024年吧,印度一边顶着美国的压力,拼命买俄罗斯石油,一天能买170多万桶,俄罗斯石油占印度进口量都到36%了,成了全球买俄油最多的主,这看着是挺“现实”,把能源成本按住了。   可转头美国就给了一闷棍,特朗普政府直接对印度卖到美国的商品加征50%关税,把印度的宝石、纺织这些吃饭的产业打得稀里哗啦,多少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烂摊子全堆在莫迪政府面前。   更尴尬的是,特朗普还到处说莫迪答应过要停买俄油,印度外交部只能急着否认,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处境,哪是什么清醒战略,分明是被架在火上烤。   莫迪还总装“印度捍卫者”的样子,一边在莫斯科跟普京抱一起合影,拿了人家的圣安德烈勋章,说要深化“特殊战略伙伴关系”,还签了9个合作文件,想把贸易额提到1000亿美元;转头又得偷偷让国营炼油厂少买俄油,怕真把美国惹毛了。   可这种妥协根本换不来两头好,反而让俄印贸易的老问题更显眼——2023-2024年俩人做了近650亿美元的生意,印度卖过去的才40亿,买俄罗斯的倒快600亿,俄罗斯手里堆着一堆花不出去的卢比,这种严重失衡的合作能撑多久?   更别说印度的武器还得靠俄罗斯的零部件,却又拼命想从美国、以色列买更先进的装备,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早晚得在哪个节点卡壳。   马凯硕没提的是,印度那点“战略清醒”,压根经不住内部和周边的折腾。印度自己的媒体都在担心,巴基斯坦说不定正盯着莫迪老家古吉拉特邦的那些炼油厂、港口——那可有全球最大的炼油综合体,还有俄罗斯控股的能源基地,真要是被盯上动手了,印度GDP说不定直接掉1到2个百分点,股市得崩,莫迪那套人设也得垮。   家门口揣着这么个火药桶都没解决,还谈什么全球层面的战略定力?更别说中印关系看着好像回暖了,恢复了旅游签证和直航,可印度对中国直接投资的限制措施压根没取消,这种表面热络背后提防的状态,顶多算短期投机,算不得长期清醒。   再看马凯硕拿来当反面教材的欧洲,他说欧洲领导人水平退化、越来越没分量,这实在太绝对了。2024年欧洲确实乱,德国朔尔茨政府倒了,法国一年换了四个总理,政坛闹得鸡飞狗跳,这不都是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能源成本飙上天,工业4.0也黄了闹的?   可要说欧洲就此成了边缘角色,那真是没看到欧洲的家底还在。德国的制造业底子、法国的核能技术、欧盟的市场规模摆那呢,不是说不行就不行的。   更别说欧洲在碳边境调节机制、数字经济规则这些领域还在抢话语权,就算内部有分歧,真遇到关键问题还是能拧成一股绳,比如对乌克兰的援助就没断过。   欧洲的问题是政治内耗拖了后腿,但绝不是“没分量”。马凯硕只看到欧洲跟着美国走的糊涂账,却没看到欧洲也在悄悄补短板,比如赶紧搞能源自主、推进防务一体化。   反观印度那些看似聪明的“现实主义”,其实就是没实力跟人硬刚,只能这么凑活;欧洲就算摔了跟头,家底还在,能调整过来,印度要是哪天钢丝踏空了,可没那么多缓冲的空间。   马凯硕太依赖于看“表面平衡”,却忽略了印度战略里的致命漏洞——既想当全球南方的老大,又要靠大国输血;既想装出独立的样子,又摆脱不了对外部市场和技术的依赖。   而他对欧洲的否定又太绝对,没看到老牌势力的韧性。这种一边把印度的投机当智慧,一边把欧洲的调整当衰退的看法,才是最让人担心的——要是真信了这套,那可就把国际格局的复杂程度想简单了。   真正的战略清醒,从来不是靠耍小聪明走钢丝,而是得有实实在在的实力托底,还得能扛住内外的风浪,这两点恰恰是印度最缺的,也是欧洲没丢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