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地球上不管是小到看不见的细菌,还是大到几吨重的鲸鱼,居然都在遵守同一条“温度规矩”。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公布的发现,直接打破了大家对“生命适应力”的固有认知。 而这种东西叫“通用热性能曲线”,说直白点就是所有生命对温度的反应,根本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足足翻遍了7大生物界、39个门类的近3万个真实案例,像蜥蜴跑得多快、鲨鱼游得多猛、细菌分裂得多勤。 就连南极冰窟窿里的企鹅、火山口滚烫水里的微生物,都没被落下。 然而结果一出来连科学家都愣了,不管你是天生耐冷的,还是能扛高温的,温度一上升自己的“办事能力”就会先跟着变好,等碰到一个“最佳温度”就到顶了。 如果要再高那么一点点,就会立马跟断了电似的垮下来,这就像有人天生抗冻,有人能扛住高温,但大家的“温度反应曲线”长得一模一样。 对此动物学教授安德鲁・杰克逊打了个特好懂的比方,就像同个模板有的拉得长点、有的挪了挪位置,但形状从来没变过。 而研究里也写得明明白白,每个物种的“最佳温度 和“致死温度”离得特别近,可能就差个几度,稍微一升温生存就悬了。 说真的这发现哪是“有意思”,根本就是给全人类敲了个响警钟,以前总觉得“生物种类多,就能扛住环境变化”,现在才知道不管生命长得多不一样,都逃不过温度的 “紧箍咒”。 所以它不光让我们看清了生命的本质,更把全球变暖的危险摆到了眼前,你以为变暖只是天热点,其实是在把无数生物往“生存红线”上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