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停买大豆后, 巴西阿根廷豆价猛涨! 我们为啥不能实现大豆自给…? ​​最近

中国停买大豆后, 巴西阿根廷豆价猛涨! 我们为啥不能实现大豆自给…? ​​最近全球大豆市场乱成一锅粥!中国没买新大豆,巴西和阿根廷急了,七成大豆都靠我们,价格一下涨了,美国也犯愁,库存堆得老高,加税的事还没个准信,中国不是赌气,是手里有粮,等美国那边把政策说清楚了再动手。 巴西贸易商这回可打错了算盘。他们借着燃油涨价和港口拥堵的由头,把对华大豆报价抬到每吨650美元,比美国货足足贵了66美元。这溢价创下四年新高,部分出口商甚至放话要“赚回过去三年利润”。可贪婪总要付出代价——中国买家两天内就把130万吨订单转给了阿根廷,巴西港口瞬间堆满滞留大豆,每天光滞港费就得烧掉120万美元。 阿根廷这头倒是捡了个便宜。政府九月直接把大豆出口税降到零,中国采购团队火速签下20船订单。你看,市场从来不讲情面,谁实在就跟谁做生意。巴西圣保罗港的库存周期拉长到六个半月,豆农们望着满仓金灿灿的豆子直跺脚——早知今日,当初何必囤货惜售? 咱们自给率不足20%的困局,背后是土地和资源的艰难博弈。国产大豆这两年产量突破2000万吨,却陷入“食用大豆过剩、油用大豆短缺”的怪圈。东北黑土地长出的高蛋白大豆最适合做豆腐,但榨油竞争不过进口大豆。就像江苏农民说的,地里种了水稻就种不下豆子,人不能既要米袋子又抢油瓶子。 中储粮的储备体系这时候显出了威力。东北地区200万吨储备大豆能撑好几个月,国储轮换机制成了价格稳定器。这让人想起老一辈常说的“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国际市场上风云变幻,咱们的储备库就是定海神针。 美国豆农也在苦苦等待。他们的仓库里新季大豆堆成山,偏偏碰上加关税的坎儿。今年1-9月中国进口美豆占比跌到19.5%,而巴西豆却占到73.9%。贸易这场棋局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恒的利弊权衡。 其实中国买家从来不信赖单一渠道。阿根廷、乌拉圭甚至俄罗斯大豆都在供应链名单上,这套“多国补充”战略就像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古老智慧。巴西最大的误判,是把短期供应优势当成了永久定价权。 看着国际市场这番折腾,更理解国家为啥要坚持“食用大豆功能化、油用大豆高效化”的双轨发展。既要保住老百姓的豆腐碗,又要稳住养殖业的饲料槽,这平衡艺术考验的是整个产业的智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天火
天火 3
2025-10-25 01:05
巴西,阿根廷的农业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
用户10xxx16
用户10xxx16 2
2025-10-25 16:10
俄.乌两国也多的是大豆,
卢波
卢波 1
2025-10-25 16:42
只涨百分之十的话算正常波动
用户18xxx65
用户18xxx65 1
2025-10-25 16:48
市场行为,价格跟着需求走在哪里也一样,也不需要夸大,贵了就换一家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