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反复做脑电图,这是为了检测大脑神经元的异常发电情况。只有长程多次检查,才能准确判断病情。
谢屯洋,一位从剑桥大学毕业的“00后”硕士,带领着14个人的团队,发明出一项“电子皮肤+AI”技术,可通过脑机接口采集脑电数据。
这项技术有何创新之处?
10月24日下午,2025年上城区第四届“金靴奔跑”创新创业大赛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举行决赛,12强项目同台竞技,谢屯洋是第一个上台路演的。


这项技术的创新点在于“电子皮肤”。
“我们在临床试验中,先对志愿者的头部进行扫描,生成三维数字模型以规划电极的位置,然后利用机械臂,在其头部喷涂30微米厚的导电涂层,就像将纹身贴打印在头部一样,待涂层干了后,就可以通过导线、便携式放大器采集脑电信号。”谢屯洋说。

头顶一层“电子皮肤”,患者只需要等待20余分钟,就可以结束采集,期间可以自由走动、玩手机。
跟传统的采集方式相比,“电子皮肤”更便宜、更精准,且喷涂一次可以保留一周之久——这意味着假如一周内还需要采集脑电数据,就无需再一次重组设备。
虽然不能和马斯克令瘫痪患者用意念打游戏、使渐冻症患者失语6年后靠脑电波重新“说话”等相比,但“电子皮肤”无需开刀进行颅内植入,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交流。

他们还尝试将技术应用于竞技选手的日常训练,当选手的技术训练已经遇到瓶颈,那心理干预说不定是一种突破。“我们采集脑电信号,可以分析选手的心理情绪、专注程度,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对电子竞技、棋类等项目很有帮助。”谢屯洋是一名国家二级围棋运动员,最初是因为杭州棋院对这座城市有了感情,后来在考察中决定将公司总部注册在杭州上城。
对需要扩大规模的他们而言,杭州的科技、人才优势充满了吸引力,而选择上城,“因为上城的医疗资源很丰富,政策也很打动人,所以我们来了。”他说。
从CBD到CID,上城区加快建设中央创新区,已经举办四届的“金靴奔跑”创新创业大赛是吸引好项目的“橄榄枝”之一。为保障项目“扎得稳,成得快”,本届大赛为入围30强项目配置了真金白银的“成长政策包”,获奖项目按要求落地转化的,不但可以获得最高一千万元的创业项目资助,并且还有贷款贴息、房租补贴、股权激励等一系列配套支持。此外,所有进入复赛的项目符合相关条件的都可享受上城区科创空间三年最高200平方米免费办公用房,实现产业化的项目还可梯度享受更高类别的研发补助。
一等奖项目负责人表示:“上城在政策、资金、场地、人才等方面已经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我们完全可以‘轻装上阵’,只需要专注做研发、做企业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