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第一次当选时,还有点抱负,想做点事情,却被民主党折磨的欲仙欲死。于是,特朗

特朗普第一次当选时,还有点抱负,想做点事情,却被民主党折磨的欲仙欲死。于是,特朗普第二次当选时,他就只干两件事,第一是打压民主党,第二是搞钱,千方百计搞钱!   特朗普第一次当总统时确实是有些“抱负”的。他当时刚从商人变成总统,满脑子想的都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实在事。比如他想在美墨边境修堵墙,挡住非法移民;还想把海外的工厂拉回美国,让美国人多些工作;甚至想跟俄罗斯缓和关系,省点军费开支。   可特朗普忘了,美国政坛不是他的商业帝国,民主党压根不买他的账,上来就给了他个下马威。   最磨人的就是那场闹了两年多的“通俄门”调查。刚上任没几个月,民主党就带头喊“特朗普是靠俄罗斯帮忙才选上的”,逼着司法部成立特别检察官,调阅了500多人的证词,花了3500多万美元,把他的竞选团队翻了个底朝天。   最后调查报告说压根没这回事,可这两年里,特朗普天天被媒体骂“通敌”,内阁成员换了一波又一波,想推的政策全被搅黄了。他自己气得直骂这是“政治迫害”,说民主党毁了不少人的生活,这话倒也不全是夸张。   光调查还不够,民主党在国会里更是处处使绊子。特朗普想搞个税收和支出的“大而美”法案,本来共和党在参议院占多数,眼看能过,民主党人直接放出狠招,要求把940页的法案全文当场念完,这一读就得十好几个小时,就是故意拖着不让法案过。   还有特朗普心心念念的边境墙预算,民主党死活不批,逼得政府停摆了35天,创下了美国历史纪录。特朗普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他想干件实事比登天还难,感觉自己不是总统,是被架着挨打的靶子。   更让特朗普窝火的是,民主党还抓住他的生意做文章。他在华盛顿的那家国际酒店,本来想靠着总统身份多拉点生意,结果民主党牵头调查,说外国政府人员在那儿花了370多万美元,指责他“以权谋私”。   可实际上,这酒店在他当总统的四年里亏了7000多万美元,里外里赔了钱还落了骂名。这些事儿攒在一起,彻底浇灭了他当初的那点抱负——既然好好做事只会被折腾,那不如先把对手收拾了再说。   这就不难理解他第二次当选后的转变了,说白了就是“吃一堑长一智”。第一次当总统他还天真,以为靠政策能说服对手,结果被折磨得够呛;第二次他彻底想明白了,在美国政坛,不把对手打趴下,啥事儿也干不成。   所以特朗普把“打压民主党”放在第一位,比如推动调查当年发起“通俄门”的民主党人,说这是“历史上最大的政治骗局”,还扬言要追究他们的责任。这其实就是报复,你当初怎么折腾我,我现在就怎么还回去。   至于“千方百计搞钱”,这里面既有私心,也有政治算计。从私心来讲,特朗普当总统这几年生意亏得厉害,酒店赔了一大笔,还有不少法律纠纷等着花钱,他得把损失补回来。从政治上说,他太清楚钱的重要性了——第一次竞选就花了上亿,第二次要打压民主党、资助共和党候选人,哪样都离不开钱。而且他是商人出身,习惯了“钱能解决问题”,觉得有了钱,既能巩固自己的势力,又能堵住反对者的嘴,比空喊口号管用多了。   更关键的是,他发现搞钱和打压民主党其实是一回事。比如他推动有利于大企业的政策,企业老板们自然愿意给他的政治团队捐钱;他把政府项目交给支持自己的公司,既能捞好处,又能壮大自己的阵营,反过来就能更有力地对付民主党。这种“以钱养权,以权打压对手”的路子,对商人出身的他来说轻车熟路,比搞那些复杂的民生政策顺手多了。   还有个深层原因,就是美国的两党斗争早就变成了“零和游戏”。第一次当选时特朗普还想试着跨党派合作,结果碰了一鼻子灰;第二次他彻底放弃了幻想,知道民主党只要有机会就会再来折腾他。所以他必须先下手为强,一边搞钱夯实自己的基础,一边打压民主党让他们没力气反击。在他看来,这不是“变坏了”,而是“学会了生存法则”。   这么一梳理,这因果关系就很清楚了:第一次的抱负被民主党用调查、议会阻挠、舆论攻击等手段彻底碾碎,让特朗普明白“做事不如整人”;而搞钱既是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更是为了支撑打压对手的政治行动。   说白了,是民主党当年的“折磨”,把一个想“做事”的特朗普,逼成了一个只想“复仇和捞钱”的特朗普。美国政坛的这套玩法,硬是把商人的务实和政客的狠辣揉在了他身上,也难怪他第二次当选会变成这副模样。